以上六和,是戒律中的戒律。和乐清净的僧团,便是正法久住的基础。“六和敬”思想是僧团成员和合共住所应该遵行的基本原则。所谓:“住在佛家,修六和敬。所谓三业、同戒、同见、同学,行八万四千波罗蜜道”。又有:“行六和敬,是故能令僧宝不断。和敬之法,向为佛法所重”。
当今时代,如果寺院、僧团努力加强自身的道风建设和组织建设,坚持持戒修行,做到六和敬,自然对社会的道德建设,对净化社会、净化人心都将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
2.和合文化的社会价值
当今时代,物质文明得到高度发展,但在世界发展与进步的同时,很多人受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的冲击,心理失衡、心灵空虚,极端自我主义膨胀;大气污染、能源枯竭,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破坏;局部战争持续不断,“战争狂人”的阴魂不散,诸如此类的“共业所感”的困局,使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
习近平主席以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认知和情怀,特别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特别强调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特别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文化的重要软实力,特别强调运用传统文化的智慧解决人类面临的诸多难题。中国政府也适时应机地提出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将地球当作一个村,将全人类视为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
寒山作为和合祖庭,如何在这千载难逢的殊胜因缘下,更好的发挥和合文化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价值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1)克己复礼,身心和合
佛教的克己观念是指克制自己的欲望,修正“身、语、意”三业,戒除“贪、瞋、痴”三毒,破除我执我见。佛教主张破除对“我”的执着和贪恋,这样就不会自私自利。人们为满足私欲、私利而不择手段,当贪欲不能满足时,就产生了忿恨之心,就会对阻碍实现自己欲望的人或事不满或僧恨。所以要破除“我执我见”,消除“三毒烦恼”,所以要克己复礼,勤修“三学(戒、定、慧)”,“戒”就是佛教的戒律,规范和约束思想、行为;“定”是禅定,使身心安定清净;“慧”是智慧,使思想清晰明了。其中“戒”是“克己”的方法。在所有的戒律中,持五戒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为重要的,五戒即不杀、不盗、不妄语、不邪淫、不饮酒,看似简单,但要终身守持不犯实则不易。因此说,五戒是僧人的根本道德,若能作为社会的基本道德标准,则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尊重自然,万物和合
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了“支持绿色清洁生产”、“改革环境治理基础制度”、“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也要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并且要把佛教自然观的积极思想充分发挥,为我们绿色、和谐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寒山子诗中:“寒岩人不到,白云常爱逮。细草作卧褥,青天为被盖。快活枕石头,天地任变改”、“践草成三径,瞻云作四邻。助歌声有鸟,问法语无人”等等,都是描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寒山寺秉承寒山祖师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的和合环保理念,精进寒山寺的环保事业,成立了寒山寺慈善中心和合环保站。在积极宣传和合环保理念的同时,寒山寺积极以环保实践促进生态和谐,以环保彰显佛教慈悲、和合的思想,为全社会的环保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服务众生,社会的和合
中国佛教还积极发挥伦理的道德教化功能,以及发扬大乘佛教慈悲济世精神,积极兴办各项慈善公益事业。慈悲是佛教的根本理念,《观无量寿经》中说:“诸佛心者,大慈悲是。”《大智度论•卷二十七》更明确讲:“慈悲是佛道之本”,“一切诸佛法中,慈悲为大”。寒山寺秉持“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善思想,积极开展佛教慈善事业,学修并重,以慈悲之心,回报社会。自2004年,寒山寺正式成立慈善中心,使慈善事业更加常态化、规范化。2011年成立苏州和合文化基金会,基金会以倡导和合文化、实践和合精神、推动人心和善、促进社会和谐为宗旨。可以说,随着苏州和合文化基金会的成立,寒山寺慈善事业的发展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通过慈善的方式为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贡献。慈善之本是人心之和善,而和合文化是促进人心和善的重要途径。
结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发展机遇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新的历史阶段。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中共中央提出了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佛教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弘法利生的实践过程中,正在不断焕发新的活力;和合思想必将在构建和谐社会,以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之路上发挥积极而有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