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现世观照
如果说“直指人心”是中国禅宗理论的核心之说,那么落实这个观念的具体分解,就体现在禅宗对世间与出世间的统一观照。《坛经》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这首偈颂,将印度佛教出世思想与入世觉悟统一于一体。从慧能一生的行履来看,更是将这个观念落实到了自己的出家,求法,弘法过程中。慧能一生除了八个月在黄梅求法,其余时间皆在广东境内活动。如在四会怀集等地潜藏修行,在广州法性寺(今光孝寺)剃度出家,在韶关南华寺常住弘法,于新兴国恩寺出生和圆寂,历经七十六年。所到之处,教化道俗,以佛法平实的视角,对现实生活褒有高度的透视,并不提倡离群索居,避世求静。反而所在之处,感召时贤云集,成为当时乃至后世学习禅宗,弘扬禅宗的根本祖庭。这些都是禅宗发挥自身佛学思想,与中国入世文化价值紧密结合,并极大促进宋代及之后理学和心学产生,成为缔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
二、修行实践
禅宗的修行实践,着眼于个人当下角色的解读。本着“无相”的思想,敦伦尽分,无偏无倚。其中《无相颂》所开示的具体操作,饱含中国传统伦理观,一改以往在文字中专研禅法的风尚。
1、无相颂
禅宗之所以出现于中国,这与当时的文化生态,政治生态有着密切联系。古代中国以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儒家所奉行的“君臣父子”伦理关系,其作用即是维护社会秩序,维护名教地位。禅宗作为古代中国人思想智慧杰作,对世间伦理观点,虽然不能照搬儒家的成说,但可以通过佛教“自性不离世间”思想的诠释,指引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其具体结合传统伦理观的集中表现,以及作为检验禅修在实践的具体方法。主要体现在《坛经》的《无相颂》: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諠,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无相颂》的核心方法,即是安住本位,以禅平等的视角,去审视和践行环境赋予的角色,从而体会佛法在生活中觉悟的真谛。这种强调人本的主观性,有利于人在社会生活中履行责任,确立人生价值。这与中国传统文中强调“修身齐家”“敬天爱人”“反求诸己”形成有机地回应。
2、祖师禅
禅宗在中国的确立,除了优化印度佛学的表达方式,将视角关注到日常生活中的现实回归,再有就是开创了属于中国佛教的禅法——即祖师禅的出现。所谓祖师禅,如禅宗术语说的“向上一着,千圣不传”“若论佛法一切现成”“妙高峰顶,不容拟议;第二峰头,略容会话”等等,这些术语将佛教遮诠方式,发挥到了语言文字的极致。另一方面,由此产生了各种灯录,祖师语录,颂古禅诗等文字,蔚为大观。祖师最突出的特点,一反印度禅法的中规中矩,强调“当机不让于师”“见过于师,方堪传受;见齐于师,减师半德”的峻烈禅风,出现了喝佛骂祖、德山棒、临济喝、云门糊饼、赵州茶的接引方式,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禅派,如天隐圆修总结五家禅法时说“临济如怒雷掩耳”“沩仰则光含秋月”“曹洞是万派朝宗”“云门则乾坤坐断”“法眼如千山独露”。这些总结,无不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而做出饶有特色的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