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济禅寺辛丑年三坛大戒法会
毗尼,又译为毗奈耶,意译为律,又意译为灭、调伏。《毗尼母论》曰:“毗尼,名灭。灭诸恶法,故名毗尼。”《探玄记》曰:“毗奈耶,此云调伏。调者和御,伏者制灭,调和控御身语等业,制伏除灭诸恶行故。”
毗尼是僧团共同生活的规定,具有强制力,相当于僧团中的法律。不能遵守这些规定的出家人,将强制被逐出僧团。记录、收集僧团戒律的经典,也被称为毗奈耶。毗奈耶的总集,即是律藏。在汉传佛教中,以研读毗奈耶为主的宗派,被称为律宗。
关于毗奈耶翻为律之缘由,《四分律含注戒本疏》云︰“古译毗尼皆称为灭,以七毗尼用殄四诤。今以何义翻之为律?律者法也,从教为名。断割重轻、开遮、持犯非法不定,故正翻之。”
▲ 普济禅寺辛丑年三坛大戒法会
公案一则
至临背《毗尼日用》,引礼师将余开列于首,意欲折伏恳求。诸戒兄俱为余愁,语云:“量汝不能背,何不拜求更易。”余云:“且到明日再看。”次早执签引九人,至教授师前拜已,余一气朗声背终,犹泻瓶水。教授师云:“汝每日默坐,谓不识字,今背得如是醇熟。”余云:“非不识字,为无钱请律,所以默坐,谛听左右邻单戒兄读,因此记得。”师喜赐茶。回堂中,众同戒俱来相贺,于中最契者十三人,俱能其事。
摘自《一梦漫言》
—见月律师著—
▲ 普济禅寺辛丑年三坛大戒法会
译文
时间逐渐临近考背《毗尼日用》。引礼师把我的名字排在第一位,意思想折伏我。各位戒兄也为我着急,说:“量你也背不出来,为什么不去拜求引礼师把名字排在后面?”我说:“到明天再看。”次日一早,引礼师拿着名签带引我等九人,到教授师前礼拜后,我一口气朗声背诵完毕,就像把瓶中水倾倒出来一样无滞无碍。教授师说:“你每天默坐,不发一言,说不识字,今天却背得如此纯熟。”我说:“并不是我不识字,因为无钱请律书,所以默坐,专心听左右邻单戒兄读诵,因此就记住了。”教授师很高兴,并赐茶给我喝。回到堂里,各位同戒都前来向我祝贺,其中和我最相投契者,有十三人,都能这样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