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佛学常识 >

寺院门口的麒麟,备受儒家推崇

孔子与麒麟

《春秋》篇末,记载着这样一个事件:“(鲁)哀公十四年,春,西狩获麟。”而后,对《春秋》进行解释和说明的《公羊传》《谷梁传》亦到此为止,认为孔子伤麟之死,叹“吾道穷矣”,故修《春秋》,绝笔于“获麟”。

▲“西狩获麟”群雕

《春秋》中提到的“西狩获麟”,是中国历史上较早的一次关于麒麟现身的记载。对此,《左传》进一步言到:“(鲁哀公)十四年春,西狩于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鉏商获麟,以为不祥,以赐虞人。仲尼观之,曰:‘麟也。’然后取之。”

(鲁哀公)十四年春季,在鲁国西境的大野(今山东巨野一带)狩猎,叔孙氏的驾车人子鉏商捕获麒麟,认为不吉祥,把它赏赐给虞人。孔子细看后,说:“这是麒麟。”然后收下它。

•虞人:古代掌山泽苑囿之官。

两年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孔子离世。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与民间备受推崇的麒麟文化,却在此后的两千五百余年中产生了奇妙的联系。

▲“麒麟吐玉书”图

(责任编辑:)

精彩推荐

热门视频

专题
更多

热门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