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佛学常识 >

世界勤俭日---对万物的感恩和珍惜

说到“勤俭”,我们可能容易联想到“艰苦朴素”“省吃俭用”这些内涵,可能还有人会给“勤俭”加上感情色彩,等同于“吝啬”“抠门”。在我们接受的教育中,“勤俭”一直被视作中华民族的美德,代代相传。

国际勤俭日的确立,号召全世界都能勤俭节约,应对日益危急的能源问题,促进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勤俭”,已经成为命运共同体的共性话题和集体呼吁。

勤俭有对孪生子

一名感恩  一名珍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唐诗《悯农》,脍炙人口,可谓勤俭品质的启蒙。

烈日当空,农夫挥汗如雨,豆大的汗珠落在土地上,来不及润湿土地便已晒干。这样的农耕景象,即便是机械化生产的当代也依然可见。耕种,收割,加工,运输,售卖,哪一个环节没有人力的付出?哪一位劳动者没有流过汗?

我的想象插上翅膀,让一粒米带着我旅行,到田间,到作坊,到商场,到厨房。当我变身为农夫,变身为商贩,变身为厨师,我仿佛看见了米饭的前世今生。米饭经历了不同的阶段,被冠以不同的名称,无论被叫做稻子、大米还是米饭,都带着人们美好的愿望,愿稻子不负天地不负农人茁壮成长,愿购买的人爱上它,愿吃了它能给人带来健康。我端起饭碗,细细端详又白又胖的白米饭,仿佛看见了每一颗都写着勤劳和祝愿。我夹起一小口,放进嘴里慢慢地咀嚼,想要把浓缩的美好都嚼出味儿来。米饭吃得一粒不剩,甚至连盛饭时散落在桌面的也捡起来吃掉。

因为看到了辛勤的付出,所以会格外尊重劳动的成果,会节俭不浪费。这样来理解“勤俭”的内涵,挺符合人的心理特征。“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每一样东西的产生,哪怕是极细微的,都是从无到有的创造,都是天、地、人、物的因缘和合。当念及物力维艰,怎能不感恩所有因缘的参与?怎会不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带着一份感恩心,视这些受用品为珍宝,在使用时有节有度,将其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

于是勤俭的品质,可能就不再只是老生常谈,而是包涵着温度,是对世间万物的看见和尊重,感恩和珍惜。

仰仗勤俭的高山

让自己站出一种境界

(责任编辑:)

精彩推荐

热门视频

专题
更多

热门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