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佛学常识 >

为什么佛前供一杯 “清水” ?

佛前供一杯“清水”的功德

众所周知,佛门三宝即佛、法、僧。经云供养三宝,功德无量,譬如《法华经》中有言,“若人散乱心,乃至以一华,供养于画像,渐见无数佛。”意思是说,假如有人内心散乱,但是在佛前供养一朵花,以此功德也能逐渐累积,乃至究竟成佛。除了供养花,常见的供品还包括涂香、燃香、饮食、燃灯。

三宝是无上殊胜的福田,面对财力困顿,也想与佛法结缘的有情,佛陀住世时,为众生施设了这些方便善巧。但是,佛前诸多供养物品之中,一杯“清水”的功德,可能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因为不论供养什么物品,最重要的是“清净”,即供品来源之清净以及供养时的心清净。

何为“供品来源之清净”呢?

也就是说供品不能经由邪淫、杀生、妄语等造恶换取来的,譬如有人通过坑蒙拐骗,发了一笔横财,然后拿这笔钱来佛前供养,这就是不清净的。

试想假如对供养不问青红皂白,岂不是佛菩萨鼓励世人造恶吗?

何为“供养心之清净”呢?意思是说,在供养时内心不生悭吝,乃至在供养贵重物品之后,心中不起悔意。

遍观前文提及的供品,唯独一杯“清水”,不需要极大的辛劳就可以取得,水的价值也相对低廉,不需要通过作奸犯科的方式获得。

可以肯定地说,几乎没有人会在佛前供水后,内心又生起悭吝乃至后悔之情。所以,一杯“清水”,几乎可以说是最佳的供品之一,学佛人早晚礼佛,敬水就成了必不可少的项目。

经云水有八德,在佛门中起到表法的作用,这八德分别是:清凉,表戒德清净;味甘,表享百味食;性轻,表身心健壮;质软,表意念柔顺;清澈,表意念清明;无味,表障碍清除;益喉,表成就妙语;养胃,表健康无碍。

也许有人会说,一杯水可谓一文不值,供养它怎么可能得到功德利益?如果有这种想法,那就大错而特错了。学佛即“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可是无始劫以来的烦恼习气,使得众生贪婪而悭吝,缺乏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心。

从供养我们俗人眼中“一文不值”的清水开始,自己与佛结缘,心性与佛相应,悭吝心也会渐渐转变。

地水火风四大之中,水乃万物之母,常居于万物之下。水之性与佛之教义十分契合,供养一杯水,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功德无量。



来源:五台山佛教

(责任编辑:印月)

专题

农历七月十五 佛欢喜日

农历七月十五 佛欢喜日

佛欢喜日、盂兰盆节:农历七月十五又称“佛欢喜日”或“僧自恣日”,是大众夏安居九十日清净守护、实践戒法的圆满之日,所有僧众会将修行体悟向佛陀一一报告,诸佛菩萨见弟子道业有成,感到欣慰和欢喜,安居到此结束。

农历七月十三 大势至菩萨圣诞日

农历七月十三 大势至菩萨圣诞日

2018年8月23日(周四),农历七月十三,恭迎大势至菩萨圣诞日。大势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右胁侍者,与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的左胁侍)合称为“西方三圣”。

农历六月十九 观音菩萨成道日

农历六月十九 观音菩萨成道日

观音菩萨以大悲救度为主要的德行,但是蕴藏于大悲之后的,乃是无边的大智,所以在中国佛教界最为流行的《般若心经》,即由观世音菩萨所宣讲,所谓:“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即是最好的表现。

农历六月初三 韦驮普萨圣诞

农历六月初三 韦驮普萨圣诞

农历六月初三,是韦驮菩萨圣诞纪念日。韦驮菩萨,又称韦驮天,原是印度婆罗门教的天神,为天王座下三十二将之首,后来归化为佛教的护法天神,是佛教中护法金刚力士的代表之一。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