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佛学常识 >

“业障”是什么?如何从根本除业?

“业障”是什么?如何从根本除业?

我们常听人说,“业障”太重。生活中遭遇了各种不顺、阻碍,也会听到他们感叹到“业障”现前。

那么,“业障”究竟是什么?它究竟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又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从根本上消除自身的业障呢?

佛法修行的终极目的就是了脱生死,脱离轮回之苦,最终渐修无上,直至成佛。那么从这个最根本的目的上来说,业障就是指阻碍我们修行,阻碍我们悟道,障碍我们解脱的一种力量,它就是“业力”。

《地藏经》说:“南阎浮提行恶众生……业力甚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

业力使我们命运多舛,遭遇贫穷与困苦,不得享受福报;使我们堕入恶趣,承受无穷无尽的苦难;使我们不能修行,不能信受佛法,难以解脱。

业障并不是别人强加给自己的,也不会凭空产生,更不是上天的“惩罚”,而完全是由自己的造作而来。

业障可以有很多分类,引发业障的根源就是“贪、嗔、痴”三毒,归根结底也就是自己的“心”造成的。

佛说“一切唯心造”,一旦你的心念产生变化,它们也会随之而改变。这就是为什么同样一件事,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就会有不同的感觉。有的人感到的是幸福与快乐,而有的人感到的是失落与沮丧,产生了无尽的烦恼与痛苦。

这就是心态的不同造成的。因为有了“贪、嗔、痴”的恶的心态,通过自己的“身口意”表现出来,就形成了“身口意”三业。

从另外的角度来分,又分为了“善业、恶业和无记业”三种。这个很好理解,正面,积极的言行意就形成了善业,负面,消极的言行意形成恶业,不善不恶之业就叫做无记业。

业力一旦形成,是不会主动消失的,一旦因缘会遇,就是受报之时。佛经上明确记载:“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且只能由自己来承受,他人无法替代。因此,真正的觉悟者明了了真正的因果关系,都懂得谨小慎微,丝毫不敢造恶,这也就是“菩萨畏因,众生畏果”的来源。

想要从根本上消除业障,还得从“心”出发,因为这才是一切的源头。只有当你拥有了一颗慈悲喜舍之心,做到无我利他,你自然就不会造下恶业,种下恶因,业障也就无法生起。

清净自己的“身口意”三业,就为修行悟道积累了福德资粮,有助于我们打开真正的智慧。





来源:五台山佛教

(责任编辑:印月)

精彩推荐

热门视频

专题
更多

热门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