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佛教文化 >

人工智能vs佛学智慧

       人工智能在与外界交互中经常遭遇种种困扰,如果在人工智能中建立一个类似佛教五、六、七、八识的感官链接,有助于强化双方的互动联系。在智能技术发展初期,这一链接主要表现在简单动作上,比如抓住或放下物体,再高级一些就是对不喜欢事物的排斥或打击,而相对于佛教感官交互的链接至今尚未出现。

      我们的所作所为由大脑神经(意根)编码储存在第八识如来藏(又名阿赖耶识或藏识),与计算机的中央处理系统(cpu)作用相同,这些编码储蓄在藏识称为业识。当我们需要调动储存的信息,就由主观意识从藏识中取得必要的信息加以运作而产生了种种结果。无数的前因后果,无数的信息程序,在神经网络中缘起缘灭,演绎出“万法唯识”的缤纷世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利根川进(Susumu Tonegawa)团队实验证实了这一点。我们大脑的长期记忆容量非常大,一经进入藏识就会保持下来。业识不会随着宿主身体的灭亡而消失,而是成了中阴身,将来会随业往生。藏识所包含的业识数量与质量,决定了往生投胎的去向。

      精神与物质的转换无处不在,例如徐才厚,他的一念贪心(精神)为因,锒铛入狱为果(物质),精神(念头)变成物质(现实),然后他在狱中每日以泪洗面痛加忏悔,化作种子又回到他如来藏中,成为他日改邪归正的“因”,这就是有果先有因,有因必有果之理,人人如是,精神(想法)与物质(行动)的转换一刻不停,如来藏中涵藏的善恶种子决定了我们一生的命运。

     人类对于精神与物质的转换有两种认识过程,一是从社会表象,例如“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仲)这是物质转化为精神;“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GCD凭着坚定的信仰和大无畏的精神,小米加步枪消灭了美式装备的八百万对手,奏出一曲中华民族精神化物质的高歌。二是亲身实证,来自生命的真实体验。 一个凡人若证到三地菩萨的果位,一切就发生了质变,他能在一刹那变现一百个化身(意生身),佛的五明六通更不必说,这一切都来自人人皆有的如来藏不可思议之种种功能。

      诺贝尔获得者英国天体物理学家George Smoot声称人工智能完全可以使人类生活在一个模拟的世界当中。在真实模拟环境中时,人们甚至可能分不清楚他们是处于一个模拟的环境中还是一个真实的环境中,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自己本身的存在,而周围所有的东西都可能是虚拟的。有意思的是,人工智能VR技术其实验证了一个重大佛学观点;即众生无始以来,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从未曾接触过‘外五尘’(外相分),也就是大千世界宇宙人生这一切,唯独活在自身如来藏所生之‘内相分’世界里,就像坐在一个带摄像头的车里,摄像头就是人的“六根”之一眼根。因为我们已经习惯“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所以认为这一切都是真实的,虚拟人生VS虚幻人生,结论如何?

      佛家的“天眼”说“天眼”真的存在吗?“五明六通”与人工智能有什么内在联系?科学家们一直认为人的神经细胞分工很细。视觉细胞只接收处理眼睛传来的信号,而听觉细胞只是对声音有反应。但后来研究发现神经细胞其实可以有多种功能。比如在灵长类动物的实验中,一些细胞既可以对手的触摸有反应,同时也可以“看”得见距离这只手几厘米内的物体。人工智能的感知灵敏度可否发展到这一步?

(责任编辑:)

精彩推荐

热门视频

专题
更多

热门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