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七时,众新戒在引礼师的带领下至释迦宝殿至诚礼佛忏悔。晚八时登坛毕,得戒和尚上光下泉律师为全体新戒比丘说四堕四依法,新戒比丘应声作答,“能持”之声荡回双径,誓依佛陀教法修学,誓护比丘清净戒体。
【三坛大戒】
三坛大戒包括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学戒、持戒是出家人最基本的生活与修行,是一个佛弟子从剃度到具备一个正式僧人资格的必由之路。佛教三无漏学,戒学为首。《大智度论》云:“若求大利,当坚持戒。一切诸德之根,出家之要,如惜重宝,如护身命,以是戒为一切善法住处。”《成实论》云:“若无持戒,则无禅定,又戒为菩提树根,无根则无树,故须净戒。”是以众生受佛戒,即是入诸佛位,持戒一法,乃超凡入圣、了生脱死的第一要道。
三坛大戒是汉传佛教出家僧人的受戒仪式,依初坛、二坛与三坛正授,分别得到沙弥戒、具足戒、菩萨戒的戒体。传戒分为三级三次,称为三坛:即初坛传授沙弥戒,其事务最为繁忙;二坛传授比丘戒,其场面最为隆重;三坛传授菩萨戒,其仪轨最为神圣。
传授沙弥戒,从进堂到圆戒需十余天,占整个戒期约三分之二的时间,在三坛传戒中所用时间最长。这是因为传每一种戒,都要举行一系列仪式,如挂搭、请引礼师、道喜看单、贴单、通启二师、请戒开导、查验衣钵、露罪忏悔、呈罪称量、登坛受戒等。同时,新戒对丛林规矩和传戒礼仪都很陌生,需要时间进行学习演练。在传比丘戒和菩萨戒期间,这些仪式可以相应省略,演练时间则可大为缩短。
比丘具足戒是比丘必须受的大戒,也是最重要的戒。纳受此戒后才算是释迦佛子。受戒时必须具足一切条件,如特定的监察僧人(十师)、特定的受戒场所(戒坛)、特定的法会程序(仪轨)。这些程序有编签习仪、请戒开导、通白二师、教衣钵法、审戒忏悔、登坛受戒等。
受菩萨大戒是三坛传戒中层次最高的戒,大德释迦如来作得戒和尚,大德文殊师利菩萨作羯磨阿阇黎,大德弥勒菩萨作教授阿阇黎,大德十方一切如来作尊证师,大德十方一切菩萨摩诃萨作同学等侣。传戒的仪轨不像初坛和二坛那么复杂,但也要经过乞戒、通白、开导、审戒问遮、开示苦行等,更必须如法授受。
来源:径山禅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