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气闷热,气候湿润,万物极易发霉生蠹。寺院珍藏之佛经长年存放于“藏经楼”,尤患于此,因此每年农历六月梅雨季过后,灵隐寺常住法师会组织云林志工翻晒经书。
今年7月中旬以来,杭州灵隐寺藏经楼每天请出馆藏的大藏经进行翻晾,一片繁忙。志工们沐手焚香,在法师带领下念诵晒经行轨。随后在工作人员的配合下,恭敬小心地把珍藏经书请出,细心除去灰尘,轻轻翻动晾晒,防止霉变与虫蛀;同时也藉此机会深入三藏教典,种下解脱圣因,早日成就菩提果觉。
相传玄奘大师印度取经归来途中,经书不慎落入水中,他赶紧捞起后将经书晒干,最终完好带回大唐,而这天正是六月初六。为纪念这段因缘,后世寺院就在每年六月初六将经书从柜中取出,逐页翻开并拂去灰尘,经过晾晒后再重新装匣放回。因此,“晒经节”又被称作“翻经节”。农历六月初六作为佛教传统节日,《真州竹枝词引》中就有记载云:“六月初六日晒经,第丛林故事耳。”
事实上,晒经的具体日期也不必拘泥。如《云栖法汇》云:“六月晒经,但取晴明,不必拘定初六。”雨天空气带潮,书经翻动时吸入潮气,极易霉烂,因此晒经的日期可以“晴明”为标准,根据当年的天气情况灵活选择。
晒经的习俗反映了佛门经典的珍贵和佛弟子们对法宝的敬重。历代祖师大德为法忘躯,跋山涉水,不畏艰辛,西行求法,饱尝了风刀冰剑之难。唐朝义净三藏曾写过一首描述西行取经艰难的诗,生动感人:
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
去者成百归无十,后者安知前者难。
远路碧天唯冷结,砂河遮日力疲殚。
后贤如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
如今我们看到的《大藏经》中,经律论三藏典籍浩如烟海,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历代高僧翻译而成的。作为三宝弟子,我们应当常思来之不易,万勿使之亵置蒙尘。只有恭敬法宝,至心受持,方能开启如来智慧宝藏。
法宝实难量 空有体用圆彰
一尘不立万德昌 无住心生光
真俗互存互泯处 若何始能赞扬
证到得无所得 方堪称法中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