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资讯报道 > 社会观察 > 正文

成都市佛教协会第三期“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 建设文化生态寺院”互观互学活动在邛崃举办




6月23日至24日,由成都市佛教协会主办,邛崃市佛教协会、邛崃鹤林寺承办的全市佛教界第三期“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 建设文化生态寺院”互观互学活动在邛崃举办,旨在引领全市佛教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系统推进我国佛教中国化的成都实践,积极引导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塑造良好教风、推动我市佛教健康传承。




成都市委统战部民宗处处长李万晖,市民宗局宗教一处处长石广庆,邛崃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宗局局长何妍雨,成都市佛教协会会长意寂法师,副会长大恩法师、素慧法师、果平法师、祖道法师、普华法师,监事长果芳法师,秘书长张蓉生等出席活动并讲话。全市各区(市)县佛协、各寺院的佛教代表人士共4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期间,参会人员赴邛崃鹤林寺参观寺院“一寺一品”提档升级成果。鹤林寺按照“规划先行、修旧如旧、体现中国特色”提升思路,历时三年,分步实施了殿堂维修、园林生态景观提升、文化展示及功能区完善等。改造后的寺院,园林建筑功能和景观特征相融合,绿色生态与人文景观相呼应,环保、安全设施更加完备。

与会人员参观了鹤林寺各殿堂设施,详细了解了寺院在推行文明敬香,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施古建维护,加强古树保护,开展石窟摩崖造像展示与研究等方面的做法与经验。




集中参观后,召开了互观互学经验交流座谈会,观看了鹤林寺“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 建设文化生态寺院”专题汇报片。

成都市佛协会长意寂法师主持座谈会。他表示,以佛教中国化方向为指引,坚持全面从严治教,切实加强佛教自身建设,锻造纯正清净教风,不仅是新时代佛教健康传承的必由之路,也是佛教界助力提高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的具体举措,更是佛教履行社会责任的有效途径。佛教寺院是僧众生活修行的场所,也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窗口。以寺院为主体空间,汇聚着中国传统建筑、雕塑、绘画、书法、音乐、文学、民俗等丰富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生动鲜活地彰显着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我们坚持举办互观互学活动,希望全市佛教界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推进佛教中国化走深走实。不断促进佛教活动场所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努力建设清净寺院、文化寺院、生态寺院。




成都市委统战部民宗处李万晖处长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宗教工作,创造性提出一系列关于宗教工作的新理念新举措,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形成了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这一重大原创性论断,是党的宗教工作实践的总结,为引导我国宗教不断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做好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希望全市佛教界通过互观互学此类活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宗教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团结引导广大信教群众不断增进“五个认同”;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努力建设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宗教教职人员队伍;增强推进我国佛教中国化的内生动力和将佛教事业融入成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自觉性。



成都市民宗局宗教一处石广庆处长表示,各寺院通过互观互学,学习经验、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对进一步提升对佛教教义阐释、人才培养、寺庙管理等事关佛教健康传承重大问题的认识理解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希望各寺院在推进文化生态寺院的同时,坚持规划先行,突出精细管理,打好人才基础,巩固商业化治理成效,丰富文化场景建设,注重“一寺一品”以及建设的可持续性。

     邛崃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宗局局长何妍雨表示,邛崃依托历史资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宗教生态。此次互观互学活动落地邛崃,既是对邛崃佛教界在推进佛教中国化方面工作成效的肯定,也是开启下个阶段的新起点。希望邛崃佛教界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在互观互学中补短板、强弱项,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强化政治引领,深化思想认识,全面从严治教,加强团体建设,加强人才培养,为促进全市佛教事业的健康传承而持续奋斗。

邛崃佛协会长、鹤林寺住持圆慧法师,邛崃佛协副秘书长、雷音寺住持宗华法师分别介绍了鹤林寺、邛崃佛教在“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建设文化生态寺院”方面的总体工作情况。

来自各区(市)县佛协、各寺院的代表分别结合自身实际做了发言分享交流。大家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充分借鉴先进经验,用好互观互学工作机制,继续拓展推进佛教中国化的思路,持续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




活动期间,各区(市)县佛协、各寺院负责人赴邛崃红军长征纪念馆开展了“三爱”“五史”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饱含故事的文物、生动的历史视频,参会人员深入了解了红军长征的艰辛历程,切身体会革命先辈的艰辛和努力,深刻感悟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进一步增强了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此次互观互学活动以“坚持我国佛教中国化方向”为主题,导向鲜明、内容聚焦、形式规范,既体现了延续性,也彰显了创新性,是结合我市佛教界自身实际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的具体举措,深入推进我国佛教的中国化进程,促进成都佛教在新时代的健康传承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勉淳)

专题

农历七月十五 佛欢喜日

农历七月十五 佛欢喜日

佛欢喜日、盂兰盆节:农历七月十五又称“佛欢喜日”或“僧自恣日”,是大众夏安居九十日清净守护、实践戒法的圆满之日,所有僧众会将修行体悟向佛陀一一报告,诸佛菩萨见弟子道业有成,感到欣慰和欢喜,安居到此结束。

农历七月十三 大势至菩萨圣诞日

农历七月十三 大势至菩萨圣诞日

2018年8月23日(周四),农历七月十三,恭迎大势至菩萨圣诞日。大势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右胁侍者,与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的左胁侍)合称为“西方三圣”。

农历六月十九 观音菩萨成道日

农历六月十九 观音菩萨成道日

观音菩萨以大悲救度为主要的德行,但是蕴藏于大悲之后的,乃是无边的大智,所以在中国佛教界最为流行的《般若心经》,即由观世音菩萨所宣讲,所谓:“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即是最好的表现。

农历六月初三 韦驮普萨圣诞

农历六月初三 韦驮普萨圣诞

农历六月初三,是韦驮菩萨圣诞纪念日。韦驮菩萨,又称韦驮天,原是印度婆罗门教的天神,为天王座下三十二将之首,后来归化为佛教的护法天神,是佛教中护法金刚力士的代表之一。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