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寺地处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扶大镇乌仙村,距梅州市区梅城六公里,交通便利,景色秀丽。据载明朝时此处即有寺庵,名为乌仙岩寺,距今有四百余载历史。
人世沧桑,风云变幻,佛教隆微交替,1959年乌仙岩庙宇倒塌,僧人离寺。直至1988年在乡贤及海内外善信匡助下开始重建,但鲜如教义,仍称乌仙岩寺。1995年起,证荣法师在乌仙岩寺革故鼎新,扩建殿宇,在广东省、梅州市宗教部门的支持下,得到时任广东省佛教协会会长云峰长老的印可和帮助,将乌仙岩寺从香花庙(“香花”是梅州当地一种杂糅儒释道的信仰)改为佛教十方丛林,于1999年易寺名为“佛光寺”。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和积累,佛光寺已经建设成为梅州市乃至广东省一座颇有影响力的重点寺院。壬寅仲夏,我带着由法量大和尚主编的《云峰长老日记选》,来到佛光寺拜访住持证荣法师,请他回忆当年与云峰长老结缘的点滴。
在《云峰长老日记选》中,有两处提到佛光寺。其一:
梅州佛光寺
佛力扶持人间增福寿;
光明普照大地呈吉祥。
——《云峰长老日记选》1999年(未标注具体日期)
很显然,这是云峰长老为佛光寺撰写的对联。我详细在佛光寺的各处殿堂留意观察,均未找到这副对联,便向证荣法师询问,证荣法师把我带到一处,找出了这副对联的不锈钢铜蚀刻件。
证荣法师说,这副对联是云峰长老拟就、由六榕寺明兴老法师书写,云峰长老还同时题写了“佛光寺”寺名。对联和寺名匾额自1999年起一直悬挂在佛光寺的山门。现在因为对寺院做整体规划建设,山门已经开始围蔽改建施工,所以就将对联先取下来妥善保管。
图为证荣法师在佛光寺山门留影,山门寺名匾额是云峰长老题写,对联由云峰长老撰、明兴老法师书。(资料图片由佛光寺提供)。
图为因山门维护改建而取下保存的佛光寺对联不锈钢铜蚀件(此对联为后期重制,与早期悬挂在山门的材质不同)。
《云峰长老日记选》中,另一处关于佛光寺的内容是这样记载的:
前天,余明兴居士陪梅州市乌仙岩佛光寺住持来,说建寺基础受山坡倒崩影响,急于修复,乃捐人民币10000元。
——《云峰长老日记选》2000年6月5日
当证荣法师看到这一段内容的时候,他不禁笑了起来,说:云峰长老当年给予佛光寺很多的支持,怎么长老在日记里就只记下了这一件“小事”呢?
接着证荣法师找来一张照片,说在1997年5月10日,云峰长老和时任六榕寺知客的法量大和尚就曾来到佛光寺(当时寺名为乌仙岩寺)指导工作,对寺院的建设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并对寺院的发展给予了方方面面的支持。
图为1997年5月10日,广东省佛教协会会长云峰长老莅临乌仙岩寺指导工作。图中前排落座居中为云峰长老,后排站立左三为法量大和尚,后排站立左六为证荣法师。结合本图及佛光寺同时期其他照片分析,其时寺名仍为乌仙岩寺。(资料图片由佛光寺提供)。
【从乌仙岩到佛光寺】
佛光寺原来的名字乌仙岩寺,有一段传说。
相传明朝某岁遭受大旱,禾稼枯萎,乡人跪地祷告上苍恩赐甘霖,虔诚之至,感动佛菩萨。旋即见三位黑衣大仙,驾鹤飞来,至高山岩处,行云布雨,旱患顿解。
因飞来三仙身穿黑衣,故称三仙为“乌仙”,山岩则称“乌仙岩”,人们不忘乌仙大恩,遂集资建寺供奉三仙,并奉数尊观音菩萨圣像,寺称”乌仙岩寺“。
而将乌仙岩寺易名为佛光寺,也有一段故事。证荣法师向我细细道来,原来与六榕寺和云峰长老还很有关联,这个故事真实生动,且富于佛法内涵。
图为证荣法师在讲述佛光寺的历史渊源。
证荣法师说,1995年之前自己一直在“做香花”,做了十七年。
“佛教香花”是流传在以梅州市为代表的客家地区的一种佛教科仪,是植根于客家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佛教文化、中华文化、客家文化相结合的特殊宗教文化载体。
1995年,梅州市宗教部门组织佛教界人士到广州、肇庆等地交流学习,证荣法师也在其中。这次学习之旅,让他有机缘得以在六榕寺拜见云峰长老,聆听长老开示,又从六榕寺带回几本佛教基础知识的书籍。
图为佛光寺“三施楼”。
回到梅州后,证荣法师开始认真阅读从六榕寺带回来的那些书籍,当他接触到“因果”“四谛”“五蕴”“十二因缘”等佛教基本义理时,他这时才发现:“原来佛法是这么回事!”
当证荣法师对佛教有了真正的认识之后,他认定这就是他所应该走的道路,而这一年,1995年,证荣法师说自己是“真正出家了”。他决心从自己开始作出改变,开始主动亲近大德,参究正法眼藏。因为缘起于六榕,他每次到广州就想办法在六榕寺挂单,有机会就请云峰长老讲佛法讲开示。在大德们的影响和帮助下,证荣法师1997年11月在广州光孝寺求授具足戒,2005年9月至2007年4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就读佛教研究生班。
“惭愧僧虽然没有福德因缘拜云峰长老为师,但在我的心里,始终认定他就是自己的法师”——当证荣法师回忆当年求法经历,他动情地说出了这番话,饱含着对云峰长老深深的钦佩和感恩。
在自我严格要求、不断学习佛法的过程中,证荣法师发愿要把乌仙岩寺从“香花庙”改变为佛教十方丛林,以自利利他,广弘佛法,教化一方。
证荣法师向乌仙岩寺原有人员宣布了他的决定,凡是愿意恪守佛教戒律,依丛林规制的,依“六和敬”和合共住,余则妥善安顿,自行离寺。在宗教部门和省市佛协支持下,证荣法师积极引导实施,乌仙岩寺迅速完成了从“香花庙”向十方丛林转变的过程。为纪念这一重要事件,虽说佛法不执名相,证荣法师仍决定更改寺名,以昭后人。他考虑到在整个梅州地区,梅县有“灵光寺”,兴宁有“神光寺”,此处可名“佛光寺”,意指“佛佑娑婆、光照大千”。
1999年,证荣法师将更改寺名的想法向云峰长老汇报,云峰长老欣然同意,并亲笔题写寺名,自此寺称乌仙岩“佛光寺”。
如今的佛光寺已颇具规模,三施楼、大悲楼、五百观音山、延年亭、益寿亭、朝圣廊等殿堂亭台依山而建,寺中僧众依教奉行、严安戒律,以身作则、慈悲示人,庄严道场、立心弘法。
2001年,佛光寺成立“慈善功德会”(后更名为”佛光寺慈济会”),以佛教慈善为本,以菩提心为动力,以利生为事业,积极入世,开展扶贫济困,敬老恤孤,助学扶教,赈灾救急等公益事业。
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佛光寺的各项佛教事业都取得很大的成绩,这是证荣法师带领佛光寺常住和工作人员不懈努力的结果,我想,这也是云峰长老等老一辈大德高僧当年殚精竭虑复兴南粤佛教,最期待和最欣慰看到的局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