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每年农历的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而这一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其实来源于佛教。清代文人李福曾有诗云:“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掺入。”这首诗说得就是喝腊八粥的由来。
三千年前的古印度北部,即今天的尼泊尔南部,迦毗罗卫国的国王名为净饭王,太子叫乔达摩·悉达多。悉达多太子年轻时就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于是在他十九岁那年,舍弃王族的富贵生活,出家修道。
释迦太子出家后曾苦修六年,六年之中,至极用功参究,日食一麻一麦,以淡薄物质来砥砺求道的心愿。然而六年过去,虽然在禅定与神通上有所受用,但对于初发心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依然很遥远。此时的太子精疲力尽,瘦骨嶙峋,身心几至崩溃边缘。他渐渐觉悟到:过分享乐使人懈怠,而过度的苦则使人身心热恼、执着苦痛,于是他决意放弃无益于觉悟的极端行为。
离开苦行林,释迦太子勉强行至尼连禅河边,洗去六年的积垢。此时有一位名叫苏伽达的牧女向他供养了乳糜,太子食用后恢复了气力。此后他涉河过岸,走到伽耶山的一颗繁茂的菩提树下静坐,终于在腊月初八日夜睹明星而悟道,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从这一天开始,人间有了佛陀,人间有了佛教,人间有了佛法。从这一天开始,一切迷惑的众生,便有导师可以依止,有法门可以修学,通过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改造,就能够达到人格圆满、究竟成佛的目标。
由于牧羊女供养乳糜的典故,中国的佛教徒起而效之,于每年农历腊月初八日当天,举行法会加以纪念,同时用五谷及诸果物煮粥供佛,并赠送给善男信女们,俗称“腊八粥”。相延至今,此风气渐渐广传民间,一般人也在这一天煮食腊八粥,“腊八”在中国除了“释迦牟尼佛成道纪念日”的意义,也具有了民俗文化的内涵。
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腊八这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永乐大典》记述“是月八日,禅家谓之腊八日,煮经糟粥以供佛饭僧”。每逢十二月初八日,东京开封各大寺院都要送七宝五味粥,即“腊八粥”。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十二月初八日,各个寺院送七宝五味粥让门徒斗饮,称之为“腊八粥”,又称“佛粥”。
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佛教中有这么一句话:“粥有十利,饶益行人,果报无边,究竟常乐。”据《摩诃僧祇律》记载,喝粥有十种好处,那这“十利”究竟有哪些呢?
一、资色
吃粥有益于身体,能够让人的面容丰满有光泽。
二、增力
吃粥能够滋补羸弱的身体,增长气力。
三、益寿
吃粥能够补养人体的所需,增加寿命。
四、安乐
吃粥能够促朝进身体清净柔软,这是让人能够体会安乐的饮食。
五、辩说
吃粥有利于滋润喉吻,对人论法议经有帮助。
六、除风
吃粥能够调和身体,上下通利,并且消除风寒。
七、消宿食
吃粥能够温暖人的脾胃,帮助人消化掉胃中的积食。
八、辞清
吃粥的人,气息没有凝滞的现象,说话的声音清晰昂扬。
九、除饥
吃粥能够充实人的口腹,让饥饿感马上消除。
十、消渴
吃粥能够让人喉吻沾润,干渴的感觉得以消除。
喝粥有益身心健康,好处众多,尤其是在这寒风凛冽、北风呼啸的冬天,没有什么比一碗热粥更能慰藉人心的了。愿大家在品尝腊八粥的同时,能够分享佛陀成道的喜悦,感念佛陀教化的恩德,罪障消除,福慧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