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习俗,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5月24日,浙江省申报的腊八节习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腊八节习俗是浙江省杭州地区春节前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活动的开展由寺院和社区民众共同参与,是杭州年节文化的重要开端。
它包含腊八粥制作、施粥、佛教仪轨、传说故事等多元内容的民俗文化体系,以杭州市西湖区灵隐寺为代表的重要寺院为纽带,形成了比较稳定的链接城乡的传承空间,相关习俗遍及杭州市西湖区、江干区、上城区等10个市辖区,并辐射到周边县市。
△义工打包腊八粥
腊八节的源起可追溯到先秦时岁末的蜡祭(祭农业神)和腊祭(祭祖)。秦汉以来,二者逐渐合一,统称为“腊祭”。佛教传入后,腊日与佛成道日逐渐融合,形成了带有宗教色彩的腊八节雏形。至南北朝,腊日固定到农历十二月初八。
唐宋以来,腊日式微,渐为腊八节所替代。自宋始,腊八节兴起喝腊八粥之俗,寺院、士庶均熬食腊八粥。《梦梁录》《武林旧事》等文献均记述了杭州地区的腊八煮粥施粥活动。宋室南渡后,腊八习俗亦传承不息。
△腊八粥
明清腊八习俗亦是僧俗共举,《钱塘县志》、《杭州府志》等地方志书均有记载。腊八节习俗在杭州地区一直传承,灵隐寺(始建于326年)作为江南名刹,是杭州腊八习俗传承的重要纽带。民国后因战乱,寺败僧散,寺院腊八习俗衰落,但民间仍传承。
1978年,灵隐寺重启腊八节活动,随后施粥范围扩大,不仅在寺院设粥棚施粥,而且广设施粥点,或送粥上门。如今,施粥活动渐渐辐射到了杭州周边县市,最远到达了北京。
△腊八粥食材
△熬煮腊八粥
腊八节习俗主要有选择食材、煮腊八粥、供佛祈福、施粥民众、诗文传说等内容。该习俗作为一种内涵极为丰富的传统民俗活动,主要由当地寺院僧众和社区居民共同传承,有数十万人共同参与。
该习俗其以独特的腊八粥制作工艺和僧俗共举大规模施粥活动为核心,和以供佛祈福为主题的腊八粥出锅、盛粥、供送、讲经等仪轨构成,凸显了佛教文化、世俗文化和饮食文化的融合。
腊八节习俗根植于文化传统,又融入新的时代精神,在当代更注重发扬仁爱精神、感恩社会的理念,有利于营造和谐社会的氛围。近年来,灵隐寺每年施粥不少于30万份,参与义工数千人,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