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佛教故事 >

云峰长老崇俭戒奢风范

崇俭戒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少欲知足、惜福节俭,更是佛教的优良传统。

在中国佛教历史上,许多高僧大德于日常行止中以身作则,昭示后来者:唯有崇俭戒奢,方能知足常乐;唯有少欲勤敏,方得自在安祥。时任广东省佛教协会会长、广州市佛教协会会长,六榕寺住持的云峰长老(1921—2003),便是当代高僧“崇俭戒奢”之楷模。当走进六榕寺“云峰长老纪念室”,雅致素净的俭朴气息扑面而来,举目望去,一桌一椅一榻,仅此而已。

在这八尺长的小隔间里,云峰长老清癯的身影似乎就在眼前。遥想当年,云峰长老便是在这简约朴素的小阁楼里,以羸弱之身,殚精竭虑,规划重兴岭南佛教的蓝图,为新时代佛教事业建设谋划思惟,不禁感慨万分,追思无限。

云峰长老一生戒行清净、生活简朴,布衣粗食,一切供养收入,悉数用于赈灾济困、建寺育人。在云峰长老纪念室里,陈列着云峰长老的个人物品,不过两件僧衣,一双布履而已。

“勤俭持家常言道,明心见性是仁人。”是云峰长老常挂嘴边、谨记心头的格言。他教导大众:“众师应勤俭节约、爱惜单位公物,如护眼中珠。古德有‘杨岐灯盏明千古,宝寿生姜辣万年’之说。现在住房间用电,应人离灯熄。路灯有千瓦水银灯,应用才用;天亮了注意熄灯,养成好习惯。”他身体力行,于日常生活中以实际行动去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于长老而言,“勤俭节约”是衲子当有的自觉品质,“惜物爱物”是佛子应守的行为准则,他厉行节俭,反对奢靡浪费,在推动岭南佛教复兴、重建岭南佛教佛寺时,亦大力推行“勤俭节约、勿要奢靡浪费”的优良风气,为岭南佛教界树立了崇俭戒奢的优良道风。


克勤克俭本怀自觉

云峰长老曾用衣物, 现存于六榕寺云峰长老纪念室

1951年7月,云峰长老在日记中写下《参加湛江市人民政协有感》:“信仰自由纲领传,如雷贯耳疑情捐。乡亲关照心安慰,自力更生学种田。”彼时,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作为湛江市佛教协会会长的云峰长老心想,作为一名佛教徒,我们能做什么呢?我们该如何自养,不给国家、给社会添麻烦,我们能为国家和社会建设做些什么呢?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云峰长老写下这么一句话——“劳动生产、自食其力,为爱国爱教工作而努力”。他带领湛江佛教徒结合佛教祖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优良传统,创办缝纫社,开办信行苞扫把生产小组,积极践行佛教“农禅并重”精神,在品味春耕秋收的辛勤中,播撒“勤恳、俭朴、节约、爱物”的种子。

长老珍视一蔬一食,每用斋时,即使是钵中余下的菜汤,长老也会用清水涤淡,一并饮下。晚年时,长老仍于六榕寺僧舍前的土地上,亲力耕种蔬菜。于云峰长老而言,这是佛子的本怀自觉,历经岁月冲洗,更显熠熠之辉。

常怀惭愧时时省思

云峰长老捐资建寺的部分回执,现存于六榕寺云峰长老纪念室

犹记得在阅读《云峰长老日记选》时,长老在1978年7月13日的日记中详细记录了半年来的支出细项——“我自从去年10月定了工资级由30元增加到41元。又调资增加了6元,工资收入47元……厉行节约是每个人的美德。由于自己的错误思想,认为后继无人,存钱没有用,而且身体关系,想买什么东西则买什么。特别是食品,为了营养,所以每个月收入,即将用尽……今后必须警惕自己资产阶级思想泛滥追求食欲,必须注意节约开支为要。”(《云峰长老日记选》)

(责任编辑:)

精彩推荐

热门视频

专题
更多

热门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