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6日 农历九月十二
虚云老和尚圆寂纪念
近代佛教史上,有一位得到公认的高僧,坚持苦行长达百余年,历坐十五个道场,修葺大小道场数百所,更是重修六大祖庭:云南鸡足山祝圣寺、昆明华亭寺、福建鼓山涌泉寺、曹溪南华寺、韶关云门寺、云居真如禅寺。一身兼祧禅宗五家法脉——于鼓山接传曹洞宗,兼嗣临济宗,中兴云门宗,扶持法眼宗,延续沩仰宗,法嗣信徒达数百万众,被誉为“禅宗泰斗”。他就是禅门巨匠、一代宗师——虚云老和尚。
他一生经历传奇,诞于1840年,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溥仪五帝,见证了近代清末至新中国成立这一最为动乱的历史时期,于1959年以120岁高龄在云居山真如寺安详示寂,堪称一部活的中国佛教近代史。
113岁时,他自撰挽联“坐阅五帝四朝,不觉沧桑几度;受尽九磨十难,了知世事无常”,恰是他历尽艰难却又波澜壮阔的人生写照。
虚云老和尚略传
虚云老和尚,字德清,湖南湘乡萧氏子。父为泉州幕府,母颜氏,年逾四十,忧无后,赴观音寺祈之。夜,父母同梦一长须着青袍者,顶观音骑虎而来,跃卧榻上,惊起互告,遂有娠。初堕地为一肉团,母大骇恸,以后无复举子望,遂气壅而死。翌日,有卖药翁来为破之,得男,由庶母王氏抚育。幼年慕道,不茹荤腥。十九岁出家于鼓山,廿岁依妙莲和尚受戒,名古岩,又名演彻,字德清。
时父任泉州,四处寻访,遂隐岩洞礼万佛忏三年。时遇虎狼,亦不畏惧。为磨炼习气,持头陀行,以松果野菜充饥。水头、园头、行堂、典座,诸苦行无不为之。廿八岁辞职,复住后山岩洞,饥餐松果,渴饮岩泉。卅一岁,礼天台华顶龙泉庵融镜法师,视为法器,令往国清寺参禅。至方广习法华宝忏。卅七岁,由普陀回宁波,至阿育王寺拜舍利,在天童听楞严宗通。
其后发愿行脚,遍拜四大名山,遍参善知识。四十岁,再到普陀,由法华庵起香,三步一拜,经三年拜至五台,饱受冰雪、饥寒、酷暑、疾病之苦,而道心益坚,感文殊菩萨示化引路。四十八岁,在南五台茅蓬与诸师共参,深有心得。四十九岁,经川入藏,历时数年,每数日不遇一人,气血皆异。五十岁,由藏入印,过喜马拉雅山,有诗云:“何物横天际,晴空入望中。这般银世界,无异玉玲珑。”至杨甫城,礼佛古迹。至孟加拉大埠,渡锡兰,朝圣地,礼大金塔,至摩罗缅吉帝利。五十三岁,上九华山,修翠微茅蓬,习贤首宗,研究华严经。
虚云老和尚略传
五十六岁时,扬州高旻寺打十二个七。由九华下山,至大通荻港,遇水涨失足落水,浮沉一昼夜,在南京采石几遇渔人救起,送宝积寺,口鼻大小便皆出血。居数日,赴高旻,月朗和尚请任职,未允。求在堂中打七,而病益加,以死为期,昼夜精进,澄清一念。经廿余日,病顿愈。工夫落堂,万念俱息,昼夜一如,行步如飞。放晚香时,开眼忽见大光明,内外洞彻,河中行船,树木种种,悉皆了见。至腊月第八个七第三晚六枝香开静,护七冲开水溅手上,茶杯堕地,一声破碎,顿断疑根,豁然悟道,即说偈曰:“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又偈曰:“烫着手,打碎杯,家破人亡语难开;春到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
五十八岁,再往阿育王拜舍利,每日展大具礼三千拜。于禅堂中似梦非梦,见空中金龙,乃骑于背,飞至楼阁上,庄严奇妙。见母在楼上,乃大呼“母亲,请骑龙到西方去”,龙即下降,乃醒。十一月十七日,在重病中,燃指供佛报母恩,指烧完,病即愈,后渐恢复礼拜,在寺过年。
六十一岁,被请丹阳修仙台观。六十一岁,上终南嘉五台狮子岩结茅,改号虚云。次年除夕煮芋,跏趺待熟,不觉入定半月。六十五岁,住云南鸡足山,重修迦叶尊者道场。于归化寺讲圆觉经、四十二章经,振兴律仪,传授大戒,受戒者七百,皈依者三千。又在大钟寺传戒,求戒者八百余人。六十六岁,往南洋弘法,在仰光讲法华经,马六甲讲药师经,吉隆坡讲楞严经,皈依者万余人。六十七岁回归,经台湾、日本到达上海。后与佛教会代表寄禅、冶开诸公进京请愿,肃亲王善耆请为太福晋说戒法,各王公大臣多来相见,加赠鸡足山护国祝圣禅寺,钦赐龙藏、銮驾全副,钦名方丈,御赐紫衣钵具,钦赐玉印、锡杖、如意,封赐住持虚云佛慈洪法大师。
虚云老和尚略传
六十八岁,赴泰国讲经,入定九日,轰动国王、大臣、官绅、士庶。讲经毕,国王请至宫中,讲经处被供养,并授皈依。随后往槟榔市极乐寺讲经。七十二岁,到仰光请玉佛一尊回鸡足山祝圣寺供奉,宗风大振。滇督李帅率全家皈依,作大护法。是年冬,上海急电请往沪,与寄禅、冶开诸公至南京晤孙中山,商订佛教会章程。复往北京晤袁世凯。寄禅忽病逝于法源寺,为料理丧事,护灵柩至沪。与普常、太虚、谛闲、杨仁山居士等在静安寺开佛教总会成立大会,并追悼寄公。
七十三岁,回滇开办佛教分会。七十五岁,经维西、中甸、阿敦子至西藏,参观喇嘛十三大寺。九十岁时,闽主席杨幼京、前主席方声涛率官员请其为鼓山住持,广建寺宇,办戒律学院,传戒讲经。
九十五岁,三梦六祖召返曹溪,由省长李汉魂、国府林森主席作大护法,历时十年,全面修建一新,总计新建殿堂、房宇、庵塔二百十三楹,塑造大小佛像六百九十尊,备极庄严。其他更改河流,龙神助力,驱逐流棍,革除积弊,兴办戒学,创建禅堂,弘传戒法,有绯桃瑞应,枯柏重生,白狐皈依,树神求戒等。时值抗日,每日二时礼忏,荐亡息灾,节食晚餐,支援抗日。所积十余万金,全交政府救济饥民。
虚云老和尚略传
百〇一岁,重修韶关大鉴寺,办僧众工厂。为寻找灵树古迹,遍访粤北,见云门祖庭衰落,发愿重修,省长李汉魂护送驻锡云门。因值抗日,人力财力维艰,昼夜操劳,事无巨细,亲自检点,领众挑土筑堤,改移寺向,自烧砖瓦。经八年艰苦经营,全面新建殿堂楼阁等二百余间,塑佛菩萨像八十余尊,十方衲子云集,大振宗风。发扬老祖家风,农禅并重,建立僧伽农场,开荒植树,坐香参禅,住三百余众,并往广州、澳门、香港主持各种法会。美国詹宁士女士来云门求受皈依,参加禅七。岑学吕居士编写云门山志。
百一十二岁,三月初三身患重病,并遭灾难,九天未进水米,一生宝贵著述均被毁失,有楞伽经、楞严经讲义等。不久,国务院请上北京修养,由侍者佛源随侍。经武昌住三佛寺,由主持大鑫与中南区陈铭枢等殷勤接待,彼此感慨万分,有“业风吹送到武昌,一场灾难一惭惶”之句。七月廿八日,由中南护送进京,住广化禅寺,中央副主席李济深等到火车站欢迎接待。
冬,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在南池子设斋宴请,有巨赞、法尊、贤良寺方丈、叶恭绰、周叔迦等作陪。共议成立中国佛教协会,即席成立筹备委员会,起草提请中央颁布宗教政策,对人民规定信仰自由,对寺庙的保存与管理方法。十月一日,在广济寺主持亚太地区和平法会,代表全国佛教徒接受锡兰赠给中国三件宝物,即佛舍利、贝叶经、菩提树。法会圆满,赵朴初等代表上海佛教界请至玉佛寺主持和平法会,并打禅七。次年春,相继在杭州净慈、苏州西园主持和平法会,皈依者近十万,瞻礼者如潮。访虎丘,修复绍隆祖师塔。上灵岩览胜,礼南通狼山大势至菩萨,回上海。
虚云老和尚略传
五三年,由沪返京,成立中国佛协,为名誉会长。李济深、叶恭绰、李根源、龙云、朱长生等互相聚叙旧情。旋往大同瞻礼云冈佛窟。均由佛源随侍记录其事。五月与佛源同至武汉,遣之先返云门接任住持,自往宝通寺浅住。上庐山养病,有云居僧禀告,真如寺被日寇全焚毁,仅毗卢遮那佛兀坐于蔓草中,乃恻然伤之,发愿修复。七月初,由匡庐往云居,住牛栅内。各方僧人闻风云集,垦荒开田,种植茶园,生活艰苦,环境恶劣,而殿堂佛像修塑极为庄严。仅五年时间,又值反右,天上云居又现人间,衲子云集,宗风大振。实乘愿再来,无愧为南华、云门、云居一大中兴祖师也。
痛于五九年一百二十岁时,农历九月十二日中午,自起来取水洗面礼佛毕,唤侍者一起进来,举目遍曰:“汝等侍我多年,辛劳可感。以前的事不必说了,近些年含辛茹苦,日在危疑震撼中受谤受屈,我皆由他,我只想为国内保存佛祖道场,为寺院守祖德清规,为出家人保住此一领衣服。”手指身穿圆领:“汝等皆我入室弟子,日后有把茅盖顶,或应住四方,须坚持佛戒,保存圆领。”说毕合掌道珍重,即右胁作吉祥卧示寂。
十九日荼毗,得五色百余粒,有蚕豆、黄豆大者,晶莹光洁,呈现佛影。世寿一百廿,僧腊一〇一,五宗嗣法弟子弘法五大洲,剃发皈依者有“宽字满天下”之称。闻师示寂,海内外四众弟子、佛教团体纷纷举行追悼,营造舍利塔、纪念堂等供奉之。
虚云老和尚遗言开示
农历九月十二日,至十二时半,公唤侍者一起进来,举目遍视,有顷,曰:你等侍我有年,辛劳有感。从前的事不必说了。
我近十年来,含辛茹苦,日在危疑震憾之中,受谤受屈,我都甘心,只想为国内保存佛祖道场,为寺院守祖德清规,为一般出家人保存此一领大衣。即此一领大衣,我是拼命争回的,你各人今日皆为我入室弟子,是知道经过的。
你们此后如有把茅盖头,或应住四方,须坚持保守此一领大衣,但如何能够永久保守呢。只有一字,曰:戒。
说毕合掌道珍重。诸人含泪而退。
——《虚云老和尚开示录》
圆寂时,虚云老和尚曾写下
反对我的人,你们不要反对了
我马上就要走了
捨不得我的人,不要捨不得了
我去去就来
让我们一起至诚祈愿
虚云老和尚乘愿再来,度化众生
修行 | 开示
虚云老和尚主持过许多次禅七
晚年在云居山也为僧众做过许多开示
被收录在净慧长老主编的
《虚云和尚全集》中
于虚云老和尚圆寂纪念之时节选几段
怀着恭敬心接受他的敦敦教诲
佛法就是人人本分之法
佛法就是人人本分之法,总要步步立稳脚根,远离妄想执着,便是无上菩提......吾人须是从平实处见得亲切,从平实处行得亲切,才有少分相应,才不至徒托空言。
平实之法,莫如十善。十善者,戒贪、戒嗔、戒痴、戒杀、戒盗、戒淫、戒绮语、戒妄语、戒两舌、戒恶口。如是十善,老僧常谈,可是果能真实践履,却是成佛作祖的础石,亦为世界太平建立人间净土之机枢。
——民国三十六年在广州联义社演说
动中修行真功夫
《楞严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谓一切圣贤,能转物,不被万物所转,随心自在,处处真如。我辈凡夫,因为妄想所障,所以被万物所转。好似墙头上的草,东风吹来向西倒,西风吹来向东倒,自己不能作得主。
有些人终日悠悠忽忽,疏散放逸。心不在道,虽做工夫,也是时有时无,断断续续,常在喜怒哀乐是非烦恼中打圈子。
儒家亦有“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的说法。我们怎好不痛念生死,如救头燃呢!应须放下身心,精进求道,于动用中磨练考验自己。渐至此心不随物转,则工夫就有把握了。
做工夫不一定在静中,能在动中不动,才是真实工夫。
——《云居山方便开示》闰三月十四日开示
有大愿力 难的会变易
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因贫穷的虽欲布施,有心无力,勉强布施,就会影响自己的生活,所以为难。豪贵人家,有力布施,不能放下身心去学道,也是为难。
难易是对待法,精进勇猛,有大愿力,难的会变为易。疏散放逸,悠悠忽忽,易的也变为难。难之与易,在人不在法。贵能融通,则一切无碍。贫的是前世不施,故感今果,正应尽力布施。豪贵的人身份高,办事不为难,正好学道。
——《云居山方便开示》 乙未七月初十日
静坐一须臾之功德
《妙法莲华经》云:“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因为静坐这一法,可以使我们脱离尘劳,使身心安泰,使自性圆明,生死了脱。一须臾者,一刹那之间也。若人以清静心,返照回光,坐须臾之久,纵不能悟道,而其正因佛性已种,自有成就之日。若是功夫得力,一须臾之间,是可以成佛的。
故《楞严经》阿难尊者曰:“不历僧祇获法身。”但是你我及一般人,平常总是在尘劳里,在喜怒里,在得失里,在五欲里,在一切图快活享用里过活。
而今一到禅堂中,一声止静,则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六根门头,犹如乌龟息六样的,任什么境界也扰你不动,这是修无为法,也是无漏法。故以金银等七种实物造塔,如恒河沙数之多,犹不能及此静坐一须臾之功德也。
——于上海玉佛寺禅七开示 1953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