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佛教故事 > 禅话故事 > 正文

目犍连和舍利弗随佛出家

王舍城中,住着二位智慧非凡的婆罗门,精通一切书论,辩才高超名闻天下。其中一位姓拘栗,名叫优婆室沙,他的母亲名舍利,世人称他为舍利弗(即舍利之子);另一位姓目犍连,名目犍罗夜那,两人的智慧广受国人景仰,并且各有一百位弟子追随。他们交谊深厚互敬互重,共同立下誓言,未来谁先听闻妙法,一定要彼此相告,同得法益。

 某日,马胜比丘入村乞食,威仪端严、举止安详,路人见到他无不心生恭敬,当时舍利弗也在路上,不自觉也停下脚步,目不转睛地望着威仪庄严的马胜比丘。心生欢喜的舍利弗马上前去询问:这位贤者,您看起来六根收摄,威仪寂静,想请问您,您的尊师是谁?平日都传授什么法门?

 马胜比丘安详地回答:我的尊师曾是释迦王族,舍弃王位出家修行证得一切种智,具足相好及神通智慧,是一切人天的导师。我初出家学道尚浅,无法为您宣说如来广大妙法,但可为您略说佛陀常教导弟子的偈语:诸法因缘生,缘灭法亦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一听此偈,舍利弗当下心开意解,即得法眼净,身心泰然法喜充满,赞叹道:一切众生皆因我执,不断轮回生死。若能破除我,则于我所亦能出离。譬如日光照破黑暗,无我之想就像日光,能破众生我见暗障。我过去所学都不是正见,唯有现在听闻的,才是真实之道啊!

舍利弗恭敬顶礼马胜比丘后,便去找目犍连,目犍连见到舍利弗身心收摄与平时不同,好奇地问:您神貌愉悦,行仪不同以往,想必已听闻甘露妙法,请贤者布施所见所闻。于是,舍利弗便述说巧遇马胜比丘的经过,求法若渴的目犍连,在听到舍利弗复述佛陀开示的偈语:诸法因缘生,缘灭法亦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马上心净离垢,当下亦证得法眼净。

舍利弗与目犍连蒙受甘露法益,决定一起求佛出家。两人向他们的弟子宣告:我已在佛法中得益,坚信唯有此法是真实的出世之道,决定要随佛出家,你们是否也都愿意跟随呢?

弟子们皆回答:我们所学,都是承蒙老师您的传授,我们当然愿意跟随老师一同出家。于是两人便带领着二百位弟子前往竹林精舍。一进门,看到如来相好庄严,诸多比丘们恭敬围绕如众星拥月,大众莫不欢喜踊跃。而世尊遥见舍利弗及目犍连前来,便向所有比丘言:现在前来的这两位贤者,一位名为舍利弗,另一位名为目犍连。他们将成为佛门中的上首弟子,在我的众多弟子中,舍利弗是智慧第一,而目犍连则是神通第一的弟子。

 二人虔敬地来到佛前,顶礼佛足后说道:因为听闻佛陀的教法,让我们心净离尘而见道,恳请如来慈愍度化我们出家修行。」世尊慈颜说道:善来比丘,须发自落、袈裟自着!顿时间,舍利弗与目犍连,已成为庄严沙门。二百位弟子见到两位师父已成比丘,于是一齐长跪向佛求言:我们也想出家,唯愿世尊慈悲允受。世尊即便唤言:善来比丘!当下,二百人也同时须发自落、袈裟着身,成为沙门。世尊又为舍利弗及目犍连广说四圣谛法,二人即得阿罗汉果。又为其弟子广说四谛法门,二百弟子善根现前,最初先证得法眼净,最后亦证得阿罗汉果。

当舍利弗与目犍连尊者率领两百人归依佛门后,僧团便具足一千二百五十位大阿罗汉,常随着佛陀在摩竭陀国及各地弘化度众生。


(责任编辑:印月)

专题

农历七月十五 佛欢喜日

农历七月十五 佛欢喜日

佛欢喜日、盂兰盆节:农历七月十五又称“佛欢喜日”或“僧自恣日”,是大众夏安居九十日清净守护、实践戒法的圆满之日,所有僧众会将修行体悟向佛陀一一报告,诸佛菩萨见弟子道业有成,感到欣慰和欢喜,安居到此结束。

农历七月十三 大势至菩萨圣诞日

农历七月十三 大势至菩萨圣诞日

2018年8月23日(周四),农历七月十三,恭迎大势至菩萨圣诞日。大势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右胁侍者,与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的左胁侍)合称为“西方三圣”。

农历六月十九 观音菩萨成道日

农历六月十九 观音菩萨成道日

观音菩萨以大悲救度为主要的德行,但是蕴藏于大悲之后的,乃是无边的大智,所以在中国佛教界最为流行的《般若心经》,即由观世音菩萨所宣讲,所谓:“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即是最好的表现。

农历六月初三 韦驮普萨圣诞

农历六月初三 韦驮普萨圣诞

农历六月初三,是韦驮菩萨圣诞纪念日。韦驮菩萨,又称韦驮天,原是印度婆罗门教的天神,为天王座下三十二将之首,后来归化为佛教的护法天神,是佛教中护法金刚力士的代表之一。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