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学术观点 > 正文

古代柬埔寨的观音造像与观音信仰——兼与中国比较

作者:姚崇新

收录于:《神僧与观音》第201~217页

古代观音信仰起源于印度,随着佛教自印度向域外的传播,观音信仰先后遍及中亚、东亚及东南亚地区,涵盖了亚洲大部分地区。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和地域文化的差异,亚洲各国甚至同一国家的不同区域,对观音信仰的吸收、改造也不尽相同。本文通过柬中两国古代观音造像与观音信仰内涵进行比较研究,考察其异同性。

本文首先通过对古代柬埔寨观音造像、遗存碑铭以及中文资料的梳理,推论出古代柬埔寨观音信仰肇始于公元5至6世纪之间,其信仰的内涵认为观音是“世界之主”,至7、8世纪时,因受印度笈多王朝的影响,出现了四臂观音造像,开启了柬埔寨密教观音造像的先河。9世纪以后,观音信仰在柬埔寨空前繁荣,观音造像也急剧增加,造像形式也发展成为了“宇宙主”的风格,同时,因为《大乘庄严宝王经》的出现,将古代柬埔寨的观音是“宇宙主”的思想推向观音信仰的顶峰。相较中国的观音信仰为现实谋福利、去苦难、禳灾赐福、延年益寿以及去除病患等慈悲主义精神,是中国观音信仰的核心所在,亦贯穿于中国观音信仰的始终,其造型也经历从男性体征向女性体征转变的过程。

由柬中两国的不同观音造像与信仰内涵,可见不同民族地域文化传统,对同源于印度佛教的吸收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进而对佛教的改造也大不相同,这位为研究观音信仰提供了一面横向观察的镜子。

作者简介

姚崇新,历史学博士,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佛教考古与佛教社会史、中外文化交流史、敦煌吐鲁番学、艺术史与是以考古等,主要学术成果包括专著《巴蜀佛教石窟造像初步研究》《中古艺术宗教与西域历史论稿》《敦煌三夷教与中古社会》,译著《观音:菩萨中国化的演变》《民族考古学实践》以及论文60余篇。

文图|惟慈

(责任编辑:隆慈)

精彩推荐

热门视频

专题
更多

热门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