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学术观点 > 正文

成绩:隋唐观音信仰中国化的基本特征

文章信息

作者:成绩收录于:《观音研究文集汇编》上册,第578页。 

内容简介

隋唐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中国佛教的观音菩萨信仰是继承古印度观音信仰的许多重要因素,同时也根据历史的发展,逐渐形成中国化的观音菩萨信仰。本文讨论隋唐时期的观音菩萨信仰的中国化特征,总结观音菩萨信仰在中国流传演变的五种基本特征。

第一适应性,隋唐时期的观音菩萨信仰主动适应当时的国情,顺利得到皇权的支持和社会的欢迎,获得在中国生存和发展的机会。第二简易性,观音菩萨信仰的修行实践方法是非常简便易行的,如通过称念观音菩萨的名号,就是修持观音菩萨法门,即能得到观音菩萨慈护;还有很多观音菩萨经咒,都有简单、简短、易懂、易行的特点。第三普及性,观音菩萨信仰自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传入,得到中国人的理解、吸收并逐渐接受,到了隋唐时期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都能普遍接受,达到普及的程度是远超同时期的其他菩萨信仰。第四渗透性,观音菩萨信仰是结构庞大、内容丰富的宗教文化体系,渗透在文学、艺术、伦理、宗教、民俗等各方面,对隋唐社会和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第五融合性,观音菩萨信仰传入中国后,不断根据中国具体的社会与文化环境进行调整和改变,同时吸收儒道两家的思想文化,以便更好地同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

本文论述隋唐观音信仰中国化的五个基本特征,提出观音菩萨信仰通过中国化的流变,具备其鲜明的特征,为研究隋唐观音菩萨信仰、观音菩萨信仰的中国化等课题提供很好的一篇参考范文。 

作者简介

成绩,重庆市凤鸣山中学。

文图 | 文馨  

(责任编辑:隆慈)

专题

农历七月十五 佛欢喜日

农历七月十五 佛欢喜日

佛欢喜日、盂兰盆节:农历七月十五又称“佛欢喜日”或“僧自恣日”,是大众夏安居九十日清净守护、实践戒法的圆满之日,所有僧众会将修行体悟向佛陀一一报告,诸佛菩萨见弟子道业有成,感到欣慰和欢喜,安居到此结束。

农历七月十三 大势至菩萨圣诞日

农历七月十三 大势至菩萨圣诞日

2018年8月23日(周四),农历七月十三,恭迎大势至菩萨圣诞日。大势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右胁侍者,与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的左胁侍)合称为“西方三圣”。

农历六月十九 观音菩萨成道日

农历六月十九 观音菩萨成道日

观音菩萨以大悲救度为主要的德行,但是蕴藏于大悲之后的,乃是无边的大智,所以在中国佛教界最为流行的《般若心经》,即由观世音菩萨所宣讲,所谓:“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即是最好的表现。

农历六月初三 韦驮普萨圣诞

农历六月初三 韦驮普萨圣诞

农历六月初三,是韦驮菩萨圣诞纪念日。韦驮菩萨,又称韦驮天,原是印度婆罗门教的天神,为天王座下三十二将之首,后来归化为佛教的护法天神,是佛教中护法金刚力士的代表之一。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