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学术观点 > 正文

空定法师:读见月律师《一梦漫言》

读完了明代的见月律师的自传著作《一梦漫言》,很有感触,感叹祖师一生的修行,读了后内心有一种真切的踏实感。

这是一部律师自述一生行脚修行弘法事迹的书,弘一法师和倓虚法师在谈到这本书时,都说到被律师的行持所感动。弘一法师这样说,“我欢喜雀跃,深觉珍贵无比,反复阅读。连吃饭都忘了,阅读之中,深受启发,感动得潸然泪下几十次”;倓虚大师这样说,“过去我对《一梦漫言》,也很阅过几遍,觉得百读不厌!而且在每一次读的时候,使我惭愧万分,含泪欲涕。觉得在操行方面,后人实在不如古人。”见月律师的行持让两位民国的高僧都流下热泪,我虽然不能像弘一法师和倓虚法师一样感动得流下热泪,但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也是深受触动,带给我深深地体悟。

像是在听一位老人静静地讲他过去的故事。见月律师在“忘情割爱”里说,在行脚途中,行至䘵丰县,碰到一位亲眷。这位亲眷问他今在何处!几时出家!今向何去!律师一一回答,后又问,有信回否?律师回答,“信难尽说,二幼弟藉仗垂顾”,律师虽然口中回答,面无异样,可内心早已悲咽哽不能言。读至此处,想到自己刚出家的时候,面对父母、奶奶之至亲至爱,自己内心毅然决绝,似乎出家就是要割舍这样的情爱,“辞亲割爱,剃发染衣,识心达本,名为沙门”,在读《一梦漫言》的时候,内心始终绕不开的一个话题便是,自己真的辞亲割爱了吗?见月律师在这一则“忘情割爱”里说“心如铁石,志愿方坚;情爱不忘,至道难办”,想到佛陀成道后,依然也是要回俗家度世俗的亲人,而我们呢?如果道业难成,此世的亲人又或是生生世世的亲人就应该一直在苦海里沉沦吗?我不禁这样想。

佛经里这样说,“直心是道场”,见月老人在经历了一生坎坷后,将自己一生的经历以这种直心叙述的方式让后人看到,使人倍感亲切,虽是如梦幻泡影,但却也让在梦中的我们能够有修行参考的模本。也许吧,佛陀离我们太远,他的传记早已有许多神话色彩。而见月律师离我们那么近,读这本书的时候,就像听一位亲近的老人在说他过去一生的故事,如同寒冷的季节围在火炉边。

见月律师在“大丈夫不用不明之食”里提到,他到宝华山礼一位首座学习楞严咒,到厨房安单,在厨房干活,一日典座留饭请吃,律师不但不感谢,反而说“大丈夫岂用不明之食”。在当时那种清苦的条件下,别人好心留饭,不但不感谢,还说出这种话,为什么会这样?原来是因为寺里的典座经常将常住的饭菜私自留下,让他“嫉恶如仇”,所以他才拒绝了这种“好心”,说出这种话。读到这里时,我心想,律师这样,从短时间来看,可能吃了亏,得到的结果是被大众排斥,可见月律师心知自己是来礼首座学习楞严咒,所以甘愿舍弃不明之食,而求得一个心安理得。从长远来说,律师的这种行为能够给自己带来巨大利益。因为一旦失去这种风骨,以后就算真的得到什么,也终究是因小失大。不禁感叹,在生活中,很多人会占小便宜,可到头来却吃了大亏。我们以戒为师,不就是严于律己,让自己能够真正解脱吗!轮回里的众生不就是如同那位典座,看到的事就眼前一点点大,最终导致轮回生死,《楞严经》里说“众生洞视,不过分寸”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从此昼则总理各堂戒规,夜则灯前展卷详阅。临文古义滞处,苦无谙者请问,掩卷长叹,惟礼祷菩萨,乞求开晓。礼罢少坐片时,复展卷味义,泠然无疑。如斯感应,每每不爽。”这段话是见月律师自述学律经过。

见月律师在泰兴县毗尼庵开戒传戒时,和尚请他做新戒首堂,教诫西堂,律师推辞跪白,说“某今岁四月八日始圆具戒,未及半载,敢叨重任,岂有自不谙而教人者?恐无益于新戒,反有负于慈恩。请和尚于诸上座中,别选堪任者委之”,律师身心负愧,担心乐学律者请教律事,遂于嘉兴请《广律》,于是才有了前面那段律师自述学律经过。见月律师从小身世凄苦,十四岁时即父母双亡,三十岁才剃度出家,不识字却能听戒兄弟读诵毗尼而背下毗尼,可见用心至深。我们学人,既出家,也应当学习这种一心学法的精神,不管怎样,称念三宝名总是对的。佛菩萨怜念众生,如母忆子,如果我们不去忆念佛菩萨的恩德,不去忆念祖师大德的恩德,相当于弃家流浪,无可依着。

“《佛藏经》云:当一心行道,随顺法行,勿念衣食所需者。如来白毫相中百千亿分光明,其中一分,供养一切出家弟子,亦不能尽。《论语》云:君子谋道不谋食,俗人尚如是,况出家之士乎。”律师在书里这样鼓励我们,根据我自己的出家经历,出家七年,虽说出家时间不长,但也确实经历了不少神奇的事,让我对佛法更具信心。说是神奇,其实也不神奇,因为一切本来如是,佛菩萨看不到摸不着,并不代表佛菩萨不存在。我所经历的事情让我相信,只要自己真的对佛法僧三宝具足信心,一心称念三宝名,不用忧愁除了生死以外的闲事。

自古以来,大修行人都要遭受种种磨难,才能磨炼其心志,也为众生示现这种为法舍身的毅力,如《法华经》所言,“又见佛子,住忍辱力,增上慢人,恶骂捶打,皆悉能忍,以求佛道”,不管世出世间,没有足够的忍辱力,又怎能堪当大业!

“顺治三年春(师四十五岁),旗兵放马吃麦,乡民无知,将马收去。将军巴公令兵作叛逆处之,死者大半,妻子田产一律入官。余逃者有家难归,各散四野,忽有为首者出,纠聚成群,假名借饷起义,实是侵害善良,”书里这样记载,因为怀疑见月律师的寺中藏有土贼,即上面所说的“假名借饷起义者”,一群清兵围寺,将寺内老少僧人,一个不剩,全部押解到兵营。一群人到兵营,见无数土贼,裸形捆绑,千余乡民,啼哭叫天,见杀了十六人,血溅僧衣。见月律师临危不乱,带领大众,一心念佛,书里这样说,“余谓众云:汝等切莫慌张,人人一心念佛。若是多生定业,今日必要酬偿。若不在此劫数,自然解脱。平时修行,正在此时得力,”事后感得官军皆为护法。这正是临危难时,一心称念佛菩萨名,佛菩萨必定救度。

在“长生会安居”里记载,见月律师50岁生日的时候,有一位先老人披剃的觅心师要争夺方丈位,如果你是见月律师,碰到这种事,会怎么做呢?当时见月律师的做法是,鸣槌召集众人到方丈室,也把觅心师请到场,对大家说“自古方丈请有德者居之,某德凉不堪据席,今凭众将常住进出钱粮,算明交掌。所存米三百余石,银二百余两,钱九万有零,取五万二千散众。库房所积油盐果品等,足用一年”,然后见月律师辞别先老人塔后,便下山往别处安居去了,随行下山者占了大半,计有一百多号人。律师并没有与觅心师争夺方丈位,而是恭恭敬敬退位让贤。后来在护法和大众的拥护下,见月律师又回到宝华山继续任方丈之位,书里写到“至范家场夜暮,村民闻余回山,男妇竞看,余执炬相送,光同白昼”。感慨如今世道,很多人为了争抢一个位置,不择手段,而见月律师的这种行为实在不是常人所能为。请思考思考,律师何以洒脱至此?莫不是把生死名利都放下了,怎能做到如此地步?《大智度论》卷82载,“是菩萨为众生故,舍内外物。舍时作是念,我无所舍,何以故?是物必当败坏。”见月律师一心为法,一心为众,才能堪受如此忍辱啊!

“汝等今日不得已登山者,人人当往观因,为前世不信三宝,悭贪不肯惠施贫苦,所以招报如是。今化众僧,施汝等每人三文钱。吾复亲至汝等前,每人施吾钱一文,皆要口中念佛,双手奉之,为汝等供众,植清净福田,当来离贫穷苦”,在百姓遭遇蝗灾、旱灾时,祖师这样教育百姓。读至此处,我已无话可说,只能称呼一句“祖师”,祖师的行持、祖师的德行,祖师之所以是祖师,就在于他的行持、德行感化了人天。读至此处,只觉一股热流在胸中激荡。

书里还有许多感人至深之处,有一位比丘尼带着徒弟和许多供养来至见月律师处乞求安居三月,到了设斋供众之日,不肯入堂礼拜。当然虽然生活清苦,可见月律师硬是说明了缘由,并将供养悉数退还,三天后此位比丘尼又带着徒弟上山来忏悔罪过。联想到如今,有比丘尼想要废除八敬法,真不知她们是如何想法,实在是叛逆之行、缺德之举。

书里的许多细节难以尽述,希望大家都能有机会去亲自读读这本书。律师一生著作颇丰,他所著的《传戒正范》依然是现在各大戒场传戒的范本,读《一梦漫言》,但愿祖师加被,正法、律法中兴于东震旦国,利益众生。

一梦南来数十秋,艰危历尽事方休

尔今问我南游迹,仍把梦中境界酬。

修行的过程总是漫长的过程,可人生所经历种种,总是恍然,一切有相,皆归于幻,正如金刚经所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虽然如此,但愿我们学人都能够着眼于当下,去脚踏实地的走自己脚下的每一步路,学习祖师刻苦劳作、精进为法的精神。

文章 | 空定

(责任编辑:隆慈)

精彩推荐

热门视频

专题
更多

热门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