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学术观点 > 正文

体空法师:谈《维摩诘经》之不二法门

《维摩诘经》是一部佛教大乘经典,此部经以般若空观的思想,中道正观的方法,来显示诸法究竟实相的义理。并主张生死与涅槃、烦恼与菩提、世间与出世间等不二思想。此不二法门的思想贯穿于整部经之中,所以三论宗吉藏大师在《净名玄论》中谈到:“维摩诘不思议解脱本者,谓不二法门。所以然者,由体不二之道,故有无二之智。由无二之智,故能适化无方”。是以经云:“文殊法常尔,法王唯一法,一切无碍入,一道出生死。”

因此说不二思想是一切有情众生以及诸位圣人入道的根本,如吉藏大师认为,维摩诘居士不思议解脱的根源就在于“不二法门”,而文殊菩萨亦是以此道出离生死的。所以说,不二法门不但能够使人出离生死,从中能够获得解脱,还能达到慈悲济世,任运自在度化众生的境界。那么,不二法门具有这么殊胜不可思议的功德,要如何修学才可展现不二法门的功用呢?

首先,不二法门的究竟涵义。如在《大乘义章》卷一有讲:“言不二者, 无异之谓也, 即是经中一实义也。一实之理, 寂妙理相, 如如平等, 亡于彼此, 故云不二。”也就是说,一切法的真如实相,一切法的真实平等无有彼此的差别就是“不二”。简单的讲“不二”,就是不去“分别”。不去思量分别一切事理,因为世间一切的万事万物都是相观待而安立的,并没有实有的自体可得。如在《中论》里有讲:“此有故彼有, 此生故彼生 ,此无故彼无, 此灭故彼灭。” 一切的事物都是要依一定的条件才能生起, 同时也要依因缘条件的变灭而变灭。用 “缘起” 的智慧心来观察世界, 就知道其“有” 不是真实不变的 “有”,其 “无” 也不是绝对的 “无”, 它只是一个暂时的现象过程, 这样便不会落入 “有” 、 “无” 的窠臼当中, 离于二边而达到 “中道”。这就是不二法门的义理所在。如《维摩诘经·不二法门品》讲:“文殊师利曰: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文殊菩萨知道不二无言,不能以言说来说不二,无言无说才是不二法门。但是,文殊菩萨还是存留以无言无说来显示不二法门。而维摩诘居士确以“默然无言”来显示不二法门的殊胜。如《维摩经·不二法门品》讲:“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所以说,“不二”的涵义在于不执取一切法, 一切法无所得,一切法当体虚通,一切法缘起当下就是空义,没有一法的实有自性在,了悟此理故名为入,故名不二法门。

因此由不二法门的究竟义理指导实修,才能最终远离对法的执取分别,而达到无差别、无对立的中道实相正观。

其次,不二法门主要的修学思想就是令众生不执取一切的事和理,不落入有与无、是与非、生与死等两边,达到究竟的中道实相。如众生在现实生活中不是落入对,就是落入错当中,由此产生烦恼惑业流转生死之中。其实,对也好,错也罢,都是因缘相观待而安立的,如观待于父亲,你是儿子。观待于儿子你是父亲。观待了对才有错。观待了生才有死。若无生何来死。若无是何有非。若无儿子何来父亲。所以,生活当中,不执取善恶、美丑等两边的对待,则可超脱烦恼的束缚,便可达到不二法门的中道,成就解脱,出离生死。

那么如何才能悟入不二法门呢?众生的根机不同,悟入不二法门的方式方法也有所不同。如在《维摩诘经·不二法门品》中就有讲到了一共有三十三位菩萨如何悟入不二法门的情况。其中有三十一位菩萨为悟入不二法门的第一阶。其方式可归纳为三点;第一点,先说明一法不可得,那相观待的另一个法也不可得,由此证入不二法门。第二点,是运用双遣的方法,观性空,相空, 二者都了不可得, 证入不二法门 。第三点,以不取不舍方法。因二相相即, 平等无二, 不取不舍, 证入不二法门。

由此可知,《入不二法门品》中,有三种层次渐进而入不二法门。由此三种层次渐进而入, 才能真实了解入不二法门的真义。三十一位菩萨的说法, 是以言显不二, 文殊的说法, 是遣言显不二, 维摩诘的默然,是无言显不二, 所显皆一。若无文殊的遣言说明,则维摩的默然, 与不会、不懂、不悟理,有何差别?就无法表达出默然的真义。同样地,若无诸菩萨的言说分别,则文殊的遣言,无法令人清楚明白。有三者的互相呼应,则入不二之理才得以彰显无遗。

由此,《维摩诘经·不二法门品》中所谈到的三种方式,便可以悟入不二法门之真义。所以,在日常修学生活中,如果以不二法门贯穿于整个修学体系,那终将远离烦恼的系缚,获得究竟的解脱,成就菩提道果。

文章 | 体空

图片 | 真定

(责任编辑:隆慈)

精彩推荐

热门视频

专题
更多

热门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