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学术观点 > 正文

《物不迁论》“必求静于诸动”的不二观

《肇论·物不迁论》云,“寻夫不动之作,岂释动以求静?必求静于诸动。必求静于诸动,故虽动而常静;不释动以求静,故虽静而不离动。”讲述了动静二者相即不二的关系。所谓动,是世俗谛上的运动去来;所谓静,是胜义谛上无有运动去来。

此文意为,寻求动作的空性,岂能离开世俗现象的动作而有?胜义谛上的无去来之空性,依于世俗谛上的去来动作,故而说虽然假有去来动作,但是并没有自性的去来,是名为空。空不离于去来动作,虽然空却能有去来动作。

世俗之“动”

对于世俗的现象,《肇论》并不否认种种去来动作。如《肇论》云:

旋岚偃岳而常静,

江河竞注而不流,

野马飘鼓而不动,

日月历天而不周。

狂风吹倒须弥山、江河奔腾汹涌、尘埃飘鼓飞扬、日月东升西落,但是这些都是世俗观察而有的现象,是随顺世俗观察的结果,为名言识之所得。

胜义之“不动”

虽然诸法有去来之现象,但是本性空寂。若是对事物进行胜义观察,去寻求自方成就、不待诸缘的自性之动,寻求自性的旋岚偃岳、江河竞注、野马飘鼓、日月历天,无一物可得,故而在胜义中不动(常静)、不流、不周,此名为“静”。此处的静是无遮,为“无去来动作”,并不是非遮、表诠、安立自性的“静、住”之义。

动静不二

可见,动与不动的观察对象是同一事物,皆是取有为法中的一法进行观察,但是观察方式却不同。

以“旋岚偃岳”为例,不加胜义理智进行世俗观察,即是见到如幻假有的现象,即能见到能吹之旋岚、所吹之山岳、吹(偃)法,这是世俗谛上假有之法。在同一法上进行胜义观察,即是无一物可得,这是胜义上无任何法,故而安立为胜义谛空性。

如《大般若经》云,“是色非色空,是色空非色,色不离空,空不离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色与动作去来是世俗谛的现象,而空即是不动、不流的胜义谛法。

这二者不可相离,“不释动以求静,故虽静而不离动”,即是说明二者的体性为一。而这二者是不同的观察方式所得的两种境,故而“是色非色空,是色空非色”,即是说明二者的相状为异。

小结

综上所述,《肇论·物不迁论》的动静观,是二谛圆融之中道观。

“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世俗谛的假有诸相必依于空性而有,胜义谛空性也要依于所依的有法而有。在同一有法上,通过不同的观察方式而安立二谛,此二者从体性上说为一,从相状上说为异。这即能体现中观派的不二思想。

感恩师长的教导。

文丨释圣玄

图丨释耀妙

(责任编辑:隆慈)

精彩推荐

热门视频

专题
更多

热门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