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佛教入华之初,以音声传教的形式也随之入华。在慧皎《高僧传》中,专列“唱导”一科,所谓“唱导者,盖以宣唱法理,开导众心也。”六朝以来,僧人为吸引听众,常以佛教经义为根据,增加故事化的成分,形成俗讲。唱导师根据不同的听众来决定宣唱的内容:“若为悠悠凡庶,则须指事造形、直谈闻见;若为山民野处,则须近局言辞,陈斥罪目。凡此变态,与事而兴。”
比起单纯的传闻,唱导富于艺术感染力,“谈无常则令心形战栗,语地狱则使怖泪交零。”唐代诗人姚合在《听僧云端讲经》诗中描述寺院讲经:“无上深旨诚难解,唯是师言得其真。远近持斋来谛听,酒坊鱼市尽无人。”
俗讲中关于观音崇拜的变文,仅存《妙法莲华经讲经文三》《妙法莲华经讲经文四》两篇,都是讲《普门品》经文的。编号伯2133,收录于王重民等编《敦煌变文集》的《妙法莲华经讲经文》,全文300多句,极少说白,多以说唱的形式讲释《普门品》。
开首即为大段唱词,如“礼拜观音福最强,灵山会上佛称扬,天龙闻了称希有,菩萨听时赞吉祥……”,继而说白,说白之后,又有大段的唱词,其中形容观音的三十二变相“菩萨神通妙力强,现身变作法中王,胸前万字伊始现,足下千轮隐隐彰,顶上便分青绀鬘,眉间也放白毫光。菩萨为甚现此相?缘观世音菩萨久远劫来成曾佛,号曰:正法明如来”等等。末后再白“佛自说,表奇哉,为显观音力普垓,由恐会中人不信,更作何赞叹唱将来……”
唐代由于佛曲的兴盛和俗讲风行,百姓们以极大的兴趣参与寺院的佛事活动,把庙会作为主要的娱乐场所,在庙会上举办各种活动。因此,寺院与民间在音乐上相互交流和影响,佛曲与民间音乐得以密切结合,佛教音乐日渐世俗化,唱导的曲调往往带有民歌风格,如:日藏47卷《转经行道愿往生净土法事赞》卷上中的《请观世音赞》:
奉请观世音,散花乐,慈悲降道场,散花乐。敛容空里现,散花乐,忿怒伏魔王,散花乐。腾身振法鼓,散花乐,勇猛现威光,散花乐。手中香色乳,散花乐,眉际白毫光,散花乐。
此赞形式为五言上下句式韵文,每句后均加一“散花乐”泛声,为民间《散花乐》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