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持半偈
纵涉洪波
不怖黑风吹宝舫
下联
久坐千华
边来尘世
普施甘露立金鳌
上联是说佛第子学佛当骁勇精进,就像当初佛陀“舍身为半偈”。在佛陀尚未成佛以前,有一世曾是一位苦行者,行路时突然听一位罗刹唱诵半句佛偈,恰如久病遇良医,触动心头。抱着“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求法之心,他愿以自身供养罗刹,以求后半句偈。我们学佛虽不至于如此,但同样也应奋勇精进,不畏艰险,即使只得半偈,坚定信心修学,也不惧违缘考验。
下联讲的是观音菩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千华”,出自毗卢遮那佛端坐的千叶莲华台,意指观世音菩萨其实早已成佛,却愿入此娑婆世界度化众生。手持净瓶,脚踏金鳌,正是大殿中海岛观音的形象。
与大雄宝殿南面相对应,北面上方也悬挂了三块匾额。正中的是“悲智双运”,“悲”是大悲心,大乘佛子通过修行解脱轮回之时,也要发大悲心救助众生共同解脱,与众生共成佛道。但在这个过程中,更需要般若智慧的配合,因为自身修行就如同与万人敌,众生更是刚强难调。悲智双运,方能自利利他,共成佛道!
“无缘大慈”,出自《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无缘大慈摄众生,犹如一子皆平等”,大意是即使面对过去并未结缘的众生,也应发起慈心,将每位众生都看做自己唯一的孩子那般,以种种适合他们的方法无私救度。
最后,若能仔细思惟,“广积善缘”这块匾额也有超越字面的意义。佛教讲因果,结善缘,种善因,结善果。一座伽蓝守护一方,广开山门,与众生结善缘、结法缘;同时也提示走出大雄宝殿的我们,拜别诸佛菩萨、离开寺院后,也应自利利他,与众生广结善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