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学术观点 > 修行实践 > 正文

心不存垢,自得光明

人心如同容器,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总会积累一些垃圾。那些过往的怨气、放不下的执念、忘不了的伤痛,如同发酵的垃圾,散发着阵阵臭味,腐蚀着自己的灵魂。大脑如同硬盘,负面记忆就像碎片文件,只有进行定期清理,才能使得幸福程序得以正常运行。身体排毒能救命,精神排毒能救心!在这个五浊恶世浮躁的社会中,天然提供了一片精神细菌得以生长的良好环境。我们轻易就能得上怨憎会毒瘤、求不得血栓、爱别离脓疮……然而,自己往往用错误的态度来对待情绪垃圾。有些人会选择忍,坚信退一步海阔天空。但是,没有智慧的忍就是慢性毒药,只能让自己更加压抑。有些人会选择逃避,不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或者通过否定事实来进行自我麻痹。还有一部分人会采取转移不良情绪所对之对象,比如被老师批评了,却发泄到其他人身上。长期精神垃圾的堆积,逐渐会形成焦虑、抑郁等情绪造成的垃圾山,最终会坍塌在自己的内心世界,变成一片充满污垢的废墟,而且这也非常容易导致内耗的性格,从而伤身、伤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仅仅是外在努力,首先就要把内心的烦恼毒素给排出去,这样才能让心力重新燃起来。处理负面情绪,王阳明给我们做了一个非常好的表率。他的生平可谓波澜壮阔,经历了廷杖、入狱、贬谪等多次磨难,但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他曾说:“心中有杂草,就应及时清理,偶尔未去也不必心累。”显然,对于心灵垃圾,只有迅速采取行动,及时清理,才能活得更加自在与安乐。这也契合了神秀大师所言:“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下面分享几个清理内心垃圾的方法。

心不存垢,自得光明

心不存垢,自得光明

首先要学会接纳自己的烦恼。很多时候,我们有烦恼,第一反应是与之对抗。然而,这样只能使自己更加内耗,甚至精疲力尽。如果保持一个开放宽广的胸怀,正视自己当下的状态,允许这些不好的念头、不良情绪的发生,允许它们可能会在自己的内心停留一阵子,如此那种精神反噬的作用就会消失。其次要学会梳理。放慢脚步,梳理那些焦虑不安的情绪。怨恨恼怒烦等不能长久憋在内心,否则就容易造成身心俱损的后果。要学会静下来自我反思,如实审视自己的烦恼情绪。可以将它写下来,也可以找个可靠的倾诉口,将这股负面能量释放出去。重新审视自己的思维方式到底哪里需要修改,是与生死相应还是与解脱道相应,梳理清楚即能够做出更好的调整。再者要学会放下。《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过去的已经过去,无法改变是事实,继续纠结过去的对和错就是在浪费生命。又此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宇宙人生的真相即是毕竟空而宛然有,烦恼的原因就是把假相当真。现象界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被人伤害也是一场短暂的碰撞,过去就没了。若能够把《金刚经》的智慧运用起来,就能将执念拆成碎片,从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人活一世,若内心载满烦恼情绪上路,必然会导致身心俱疲的后果。生活都非常容易被影响,更何况想要解脱生死。净土念佛法门想要感通佛力,也必须是具备清净心的前提。从古到今没有一个人能够在烦恼执着中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的净土法门如是,靠自力解脱的通途法门越发如此。所以,想要此生即能解脱,懂得调伏烦恼必是当务之急!烦恼情绪来了要及时清理,养成每天清理内心垃圾的习惯,如此才能保持每天心态的平和与宁静。或许很多时候,自己根本就没觉察到自己已经生了烦恼,微细的情绪已然生起,但是如果重视清理内心垃圾并坚持每天清理的习惯,必然会使得心灵能够越来越纯净。从我们最初真如不守自性的那一念无明妄动之后,从而实有地向外攀缘执取。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自己清净的真如自性被黑漆漆的无明覆盖得越来越厚,变成如今这般的怨恨恼怒包。若懂得常常清理,天天清理,甚至时时清理,无明的垢障就能越来越薄。如此就能更好地激活心灵的力量,带着空杯心态轻装上阵,一旦污垢去除,自性之光就能因此绽放。

(责任编辑:印月)

专题

农历七月十五 佛欢喜日

农历七月十五 佛欢喜日

佛欢喜日、盂兰盆节:农历七月十五又称“佛欢喜日”或“僧自恣日”,是大众夏安居九十日清净守护、实践戒法的圆满之日,所有僧众会将修行体悟向佛陀一一报告,诸佛菩萨见弟子道业有成,感到欣慰和欢喜,安居到此结束。

农历七月十三 大势至菩萨圣诞日

农历七月十三 大势至菩萨圣诞日

2018年8月23日(周四),农历七月十三,恭迎大势至菩萨圣诞日。大势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右胁侍者,与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的左胁侍)合称为“西方三圣”。

农历六月十九 观音菩萨成道日

农历六月十九 观音菩萨成道日

观音菩萨以大悲救度为主要的德行,但是蕴藏于大悲之后的,乃是无边的大智,所以在中国佛教界最为流行的《般若心经》,即由观世音菩萨所宣讲,所谓:“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即是最好的表现。

农历六月初三 韦驮普萨圣诞

农历六月初三 韦驮普萨圣诞

农历六月初三,是韦驮菩萨圣诞纪念日。韦驮菩萨,又称韦驮天,原是印度婆罗门教的天神,为天王座下三十二将之首,后来归化为佛教的护法天神,是佛教中护法金刚力士的代表之一。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