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说明戒律的制定具有保障僧团的凝聚力和摄受力等功用,让僧团每一位成员,在戒律条文的约束下,保持僧团的和合面貌。印度佛教透过佛经教义与戒律来实现对僧团的管理。从佛教的终极追求来讲,应该是解脱烦恼,成就佛果。而这些最基本的戒律,则是终极目标的始点和基石。
(2)众生平等的和合观念
平等的思想和主张,是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主要思想之一,佛教中平等的意义是均平齐等,无有差别,指一切现象在心性、空性上的等无差别。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平等观。佛教是超越阶级偏见,重视道德意义,排除人为阶级的,如释迦牟尼佛提倡的“四姓平等”。所以,佛教的平等理想之中包涵有相当深刻的和平理想。佛教诸经论中有关平等之思想与用语极多。例如《华严经》说:“一切众生平等”。《大般若经》说:“上从诸佛,下至傍生,平等无所分别”。《金刚经》上也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正是在这个意义之上,平等成为了倡导和平的不二法门,因为有平等,才有和平。所谓“众生平等”,上自诸佛菩萨,下至有情含识,都有生命的尊严,都有生存的权利。让宇宙间的生命同体共生,才会有真正的平等,这种平等观奠定了世界和平的价值前提。
(3)报恩思想体现了和合精神
佛教的报恩思想强调相互间的感恩与报恩。佛教提倡报“四重恩”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里说:四重恩是: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王恩(国土恩);四、三宝恩。
从报恩来看,一个人来到世间,父母给予我们身命,养育我们长大成人。因此,一定要报父母的生养之恩。这种报恩的观念,体现出与父母家人的和合共处。
佛陀代表了智慧,是所有善师的代表,佛陀给予我们法身慧命,让我们能离苦得乐,所以报佛恩,体现了与一切良师益友的和合。
国王(土)是保护我们的安全,让我们安定团结,不受外侵,所以我们要报国土恩,体现了与国家、社会的和合。
三宝恩是一起善师、善法、善友的代表。
由此可见,佛教提倡的报四重恩,实际上是和合思想的重要体现。
综上所述,佛教中蕴含的和合思想,是佛陀从创教之初就开始着力于缓解和解决国家之间、社会之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协调各种社会关系,劝导人人向善,大家和睦相处。
二、佛教东传后的思想融合与发展
1.和合思想影响下的佛教中国化历程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中“和”是中国的精神内核,正是由于“和”的精神蕴含着“圆融”特质,与佛教的“和合”思想极具相似性和相通性。所以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以和平的方式,渐进地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杂糅、相互渗入、相互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相对完整的文化体系和信仰体系。
佛教传入中国,学界公认为东汉永平七年。从史料记载,永平七年之前,中国已有佛教,但那大多是西域僧人通过随商队一同来到中国,当时的弘法是属于个人行为。而永平七年是汉明帝以朝廷下令,通过官方渠道把佛教请入中国。
佛教自传入中国之始,也就开始了佛教的中国化道路。佛教传入中国后,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相互融合,所谓“入乡随俗”。在经历了初传、发展、普及和我国各大宗派的形成等诸阶段之后,直至唐朝,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达到了顶峰。天台宗、禅宗、净土宗等带有极强的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形成,标志着佛教中国化的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