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是佛陀弟子最高的修道成果。古印度只有十六罗汉,释迦牟尼为使佛法在佛灭度后能流传后世,使众生有听闻佛法的机缘,嘱咐十六罗汉永住世间弘扬佛法,利益众生。唐玄奘取回的《法经记》载:庆友尊者在涅槃时,将住世十六位阿罗汉的名号告知众生,十六罗汉即广为流传。
古代中国人认为“九”是吉利数,觉得“十六”没有“十八”(两个“九”)好,如:十八般武艺、十八学士等。目前所知最早的十八罗汉像为五代·张玄、贯休所绘,推测可能是把庆友、玄奘也画在一起,后人标注罗汉名字时误将庆友列为第十七位住世罗汉,又重复第一位罗汉宾头卢的名字成为第十八位。至清朝,乾隆皇帝钦定第十七位为降龙罗汉(迦叶)、第十八位为伏虎罗汉(弥勒),自此十八罗汉以御封为准。藏传佛教第十七位罗汉为释迦牟尼的母亲摩耶夫人,第十八位罗汉为弥勒。
雪峰寺十八罗汉
1、宾度罗跋罗堕(duò)阁尊者——骑鹿罗汉
宾度罗是印度18姓之一,是贵族婆罗门的望族;跋罗堕阁是名,跋罗堕阁又名宾头卢,本是印度优陀延王的大臣,忽发心想做和尚,优陀延王亲自请他回来做官,他怕国王啰唆(suō),遂遁入深山出家修行。成道后,常骑鹿回宫,劝导国王出家,并用种种比喻说明欲念之可厌,终于说动国王让位给太子而出家,故称为骑鹿罗汉。
2、迦诺迦代蹉(cuō)尊者——喜庆罗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