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众饭食时念的三德是指“轻软德、净洁德、如法德”;六味是指“苦、醋、甘、辛、咸、淡”。
出家众饭食时,常念:“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一般佛教徒午供时,亦要念:“此食色香味,上供十方佛,中奉诸贤圣,下及六道品。等施无差别,随愿皆饱满,令今施者得,无量波罗蜜。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唵誐誐曩三婆缚袜日啰斛。”
佛说,凡是准备饮食供养佛、法、僧的地方,都称之为香积厨。如果厨师对三德六味不能了解,又不能清净自己的身、口、意三业,那么厨房则不能称之为香积厨,只能叫作秽积厨了。
供奉佛和僧的饮食,若不精洁,荤秽不拣,便失“清净德”;若不精细甘和,稍有粗涩,便失“柔软德”;若不随时措办,制造得宜,忽略纵情,兼未供流涎,便失“如法德”。又三德若无六味调和,亦不成就。盖“淡味”为诸味之体;“咸味”其性润,能滋于肌肤,故味之调者,必以盐为首;“辛味”其性热,能暖脏腑之寒,故味之辣者为辛;“酸味”其性凉,能解诸味之毒,故味之酢者为酸;“甘味”其性和,能和脾胃,故味甜者为甘;“苦味”其性冷,能解腑脏之热,故味啬者为苦。
三德六味调和的饮食,如嗅檀香,如饮甘露。令众生五脏调和,肌肤舒畅,身心轻安。外则资益色身,内则资益心力。色身得到滋养则调和健康。心力得到滋养则精神顺适。身体健康有助修行,心神顺适的时候禅观也容易成就。凡是饮食不如法的人,身体多病、心神也不宁。身心不安,却谈修行乃至开悟,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如果对于三德明了于心,六味善于烹饪,又能够以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及寿者相的发心,身体力行如法烹饪,并供奉佛及僧众,这样的人就可以称为大慈大悲的菩萨了。因此,三千诸佛都出在厨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