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佛学常识 >

寺、刹、宇、庵、堂有什么区别?

寺、刹、宇、庵、堂有什么区别?

修道者修行的场所,道教称为庙、宫、观、殿、坛等。佛教则称为寺院、庵堂、道场、精舍、讲堂、伽蓝、兰若、丛林、莲社、佛刹、学舍、念佛会、布教所、居士林等。


现在建筑称之为寺的,是佛教的道场,但是寺的名字并不是来自印度的佛教。虽然根据北宋时期赞宁大师的《僧史略》卷上说:“按灵祐禅师的话,凡有十,名寺”。他列举了佛教道场的十种名称,除了寺外,其他九种都是出自佛经的汉文音译或义译。梵语毘诃罗(Vihara)可以翻译为寺,但是不是我们中国的寺。

寺在《说文》里解释为“廷也”,即指宫廷的侍卫人员,后来,侍卫的官署亦称之为“寺”,如:“大理寺”,大理寺是中央的审判机关。西汉建立“三公九卿”制,三公的官署称为“府”,九卿的官署称之“寺”,即所谓的“三府九寺”。根据《清一统志》记载:汉明帝时期,摩腾、竺法兰从西域用白马驮经而来,舍于鸿胪寺,所以取寺为名,创置白马寺,此是僧寺之始。到唐朝以后,才将佛教道场重称为寺,直到现在,没有大的变更。


佛典之中,刹是土地的意思,世界由土地而成,刹又可以当世界解释,所谓“百千刹土”,亦即百千世界的意思,又谓“尘尘刹刹”,便是微尘之数的无量世界,因此,所谓宝刹者,即是众宝所成的国土或世界了,唯有诸佛的国土世界,才是众宝所成的,所以”宝刹“一词,亦即诸佛国土的尊称了。故经中有“遍覆如来宝刹中”之句。

另外,宝刹也是宝塔的异名,依照杂事律中的造塔规定,凡为如来造塔,必须要在塔中安置宝瓶,所以称为宝塔。同时,凡是造塔,多为供养三宝、安置三宝而设,故也称为宝塔。

至于以僧舍而称为刹的,乃有宋史危稹传的记载:“漳俗视不葬亲为常,往往栖寄僧刹。”同时,佛弟子亦有以梵刹来称僧舍的,为什么要以“刹”来作为佛教道场的名称?不外是对佛教道场的一种尊敬,视每一僧舍即为一个佛国净土。因为住在僧舍中的人,将来必定成佛,僧舍中的清净庄严,亦如佛国净土。

宇的意思,是四方上下,也就是一种世界观。“宇”字也可当做房屋讲,易经系辞有“上栋下宇”之句,是说屋上为栋,屋下为宇,宇者,屋的边缘也。但是,如称“宇内”者,一定是指的天下,而不是屋檐内。

以此僧舍而称为“宇”者,有两种原因:第一,佛法之大,无所不包,佛法之妙,无微不藏,佛法之奥,奥在大小无碍,广狭兼容,所谓“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因此,凡有僧舍之处,即有佛法存在。僧舍虽小,佛法无边,故以四方上下,而来名称僧舍了。第二,中国佛教寺院的建筑,多效宫殿规模,所以画栋飞檐,也是佛教寺院一大特色,故以清净的画栋飞檐——梵宇来区别王家五欲享受的画栋飞檐。

(责任编辑:)

精彩推荐

热门视频

专题
更多

热门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