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向的意思
回向,梵语(parinama),即将我们自己所做的善行功德回转给法界众生。回转自己所修之功德而趣向于所期,谓之回向。期施自己之善根功德与于他者,回向于众生也。以己之功德而期自他皆成佛果者,回向于佛道也。造了善业之后要回向到随顺于佛法的自利利他的方向,否则就容易随着烦恼习气而流散。
在佛教的道场里,每天做过早、晚课诵后,必定要“回向”;偶而信徒家有婚丧喜庆的佛事,最后也都要“回向”。回向可以回向给众生,同时回向给自己的亲人、冤亲债主等。功德不是有限的物质,具有排他性,而是像火光一样,一个火把可以点燃千千万万的灯,自身的光明却不会有丝毫损减,点的灯越多,光明越大。回向给他人,好比他人虽然在黑暗中,可是我们可以利用镜子的反射,使之也接受到阳光。
关于回向,有很多说法,譬如把自己的功德回向给别人,别人的冤亲债主会跑到自己身上去;功德分给别人了,自己就不够了等等,这都是错误的。把功德回向给别人,也是破除悭贪的一种修行,心越广大,功德就越大。一切善行都可以回向,如果造了善业不回向,就好比月光族,也赚了一些钱,可是作用不大。回向能够把功德收拢、聚焦、稳固、放大,若不回向,所造的业是散乱零落的,没有清晰的归向,利益不大。所以回向非常重要。
回向的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