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佛学常识 > 历史脉络 > 正文

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一生简介

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一生简介

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一生简介

释迦牟尼佛,亦称“释迦文佛”、“世尊”。他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母亲名摩耶。“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其实他姓乔答摩,名悉达多,汉译为“一切义成”。

悉达多太子降生于公元前6世纪中期的古印度。当时的风俗,女人要回娘家分娩。摩耶夫人回娘家时,路过岚毗尼花园,看到一株非常美丽的无忧大树,她将右手攀着这株树的树枝。这时,悉达多太子就从母亲的右胁降生了。相传他出世后,姿相超异者有三十二种,天也降三十二种嘉瑞以应之。

《金刚仙记》则说,悉达多太子降生时,有三种奇异瑞相:一是运用神通妙力,能够凌空飞行;二是自然出现七宝莲花承接佛足;三是行走之时,脚底离地四指之高,使地上清楚地印映出佛脚底的干辐轮相。悉达多太子降生后,即东南西北各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豪迈地宣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随后又唱偈:“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也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佛无有如佛者。”这时,天上出现两条龙(汉传佛教传说是九条龙),一吐温水,一吐凉水,为他沐浴全身。直到如今,为了纪念释迦牟尼佛的诞辰,每逢农历四月初八,佛寺都要举行规模盛大的浴佛节。

悉达多太子在岚毗尼花园降生的消息,由一个大臣飞马回宫报告了。净饭王得子,心中高兴万分。他派人火速接回母子俩,并请阿私陀仙为太子看相。阿私陀仙将悉达多从头到脚看了又看,说道:“太子的相具足三十二相,实在太好了。世界上只有两个人,具有三十二相,一个是佛,一个是转轮圣王。但转轮圣王的三十二相与佛的三十二相,是无法比的。现在太子的三十二相,部位端正,相相分明,将来一定会出家成佛。”对于阿私陀仙的预言,净饭王忧喜参半。他一心希望太子将来能继承王位,传宗接代,不想让他去出家成佛。

悉达多太子诞生七天后,他母亲摩耶夫人因生了一位大福大德的释迦牟尼佛,福德智慧大增,依因感果,离开尘世,飞升忉利天。从此,太子便由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养育成人。他17岁时,净饭王为他挑选了一个名叫耶输陀罗的德貌双全的姑娘与他结婚。

悉达多从小对于人生的各种现象,经常苦苦思索。有时在阎浮树下,思虑农民耕种劳碌之苦;有时看到动物弱肉强食,从而厌倦了人生的争斗。他经常出游,理解了生老病死的苦衷。他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及其梵天创世说教,决定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净饭王听了他的请求,泪如泉涌,沉痛地对他说:“悉达多,如果你有了儿子,我就同意你出家。”太子就用手指着站在旁边的妻子的腹部说:“父王,她有娠了!”耶输陀罗大吃一惊,就得了胎,后来就生下了儿子罗睺罗——这便是指腹成胎的故事。

悉达多出家,是在二月初八深夜偷偷离开王宫的。他带着马夫车匿,驾上骏马健陟,由四大天王捧着四个马蹄,在净居天人的神力护持下,飞出了城墙。他回顾王宫,发誓道:“如果我不能求得正觉,度众生离生死海,誓不再回迦毗罗城。”他来到雪山,剃发修行。经过六年苦修,饿得皮包骨头,污垢满身,他终于理智地觉悟,苦修并不能解脱人世的痛苦。

于是,他便到尼连禅河洗浴,上岸后浑身乏力,幸有一位牧羊女以牛乳掺米煮粥给他喝下,才恢复精力,便坐在菩提树下发誓:“如不成佛,决不起座。”魔王担心悉达多成佛后对自己不利,就率领魔军、魔女前去骚扰,对他软硬兼施,耍尽手段,但他始终岿然不动。魔王气得狂叫:“你的福业谁能证明?”他便以右手指地,表示自己的所有言行大地可以证明。大地果然发出六种震动,地神涌出半身,高呼:“我能证明!”从而将魔众惊散。悉达多沉思了四十九天,悟得“四谛”、“十二因缘”,终于成道。

释迦牟尼成佛后,到处宣讲佛法,普度众生。他初转法轮授道的,是桥陈如等五位本族人。从此,佛教具足了佛、法、僧“三宝”,释迦牟尼成了佛教始祖。此后,释迦牟尼又度了耶舍等51人出家。接着,他观机施教,再度三迦叶等一千人出家。后又通过弟子马胜比丘,传授佛的因缘教法,化度了六师外道之一——删阇耶教徒舍利弗、目犍连及其弟子二百人,使之皈依佛门。释迦牟尼传教三十九年,开了三百多次法会,足迹遍布古印度各国。他80岁时,自知阳寿已尽,行至恒河之滨娑罗双树之间卧下,进入了大般涅槃。

(责任编辑:印月)

专题

农历七月十五 佛欢喜日

农历七月十五 佛欢喜日

佛欢喜日、盂兰盆节:农历七月十五又称“佛欢喜日”或“僧自恣日”,是大众夏安居九十日清净守护、实践戒法的圆满之日,所有僧众会将修行体悟向佛陀一一报告,诸佛菩萨见弟子道业有成,感到欣慰和欢喜,安居到此结束。

农历七月十三 大势至菩萨圣诞日

农历七月十三 大势至菩萨圣诞日

2018年8月23日(周四),农历七月十三,恭迎大势至菩萨圣诞日。大势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右胁侍者,与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的左胁侍)合称为“西方三圣”。

农历六月十九 观音菩萨成道日

农历六月十九 观音菩萨成道日

观音菩萨以大悲救度为主要的德行,但是蕴藏于大悲之后的,乃是无边的大智,所以在中国佛教界最为流行的《般若心经》,即由观世音菩萨所宣讲,所谓:“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即是最好的表现。

农历六月初三 韦驮普萨圣诞

农历六月初三 韦驮普萨圣诞

农历六月初三,是韦驮菩萨圣诞纪念日。韦驮菩萨,又称韦驮天,原是印度婆罗门教的天神,为天王座下三十二将之首,后来归化为佛教的护法天神,是佛教中护法金刚力士的代表之一。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