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佛学常识 > 历史脉络 > 正文

佛教的四大译经家分别是谁?四大译经家简介

鸠摩罗什(344~413年),后秦的僧人、译经家,古西域龟兹人,最初研习小乘,后来改学大乘经论,译经重视文辞的流畅,易于理解而不失原意,译著历代流传最广,最受欢迎。  

真谛(499~569),南朝梁、陈时的僧人、译经家,印度西北优禅尼人(今巴基斯坦人),译出《俱舍释论》《摄大乘论》《唯识论》等,对中国佛教影响深远。

玄奘(602~664年),唐代高僧、译经家,洛州人(今河南),译经数量之多,为历代诸译经家之冠,包罗了佛教各宗各派的重要经典,晚年译出《大般若经》600卷,唯识学在中国的发展因它而能形成系统。

不空(705~774年),唐代僧人、密宗祖师之一,狮子国(今斯里兰卡)人,译有《仁王护国经》《金刚顶经》等大乘及密教经典77部,1200多卷。

(责任编辑:印月)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