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佛学常识 > 现代实践 > 正文

一个真正的学佛者,需要从哪些方面去努力?

我们经常听到:“未成佛道,先结人缘。”太虚大师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可见学佛首先是从做人开始,做一个真正学佛的人,需要从哪些方面去努力呢?

《无量寿经》告诉我们说:“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有了这些基础,才算得上是一个真正开始学佛的人。

但是,我们还没有开始修行之前,必需对什么是修行?需要什么心态?修行的宗旨又是什么?这些学佛修行的先决条件,要有个明确地把握,在修行路上才不会出差错。那么,学佛修行需要哪些先决条件呢?

第一

发大心

学佛首要在发心,这个心要发得无边之大、无量之大。心量越大,得到佛法的利益越多,不发大心,就得不到真正的利益。古人所谓;“量大福也大,越贪越没有。”发心要正,不发正心,则得不到实果。发心是因地,因地不正,果遭纡曲。佛经上说:诸佛如来因众生而起大悲,因大悲而发菩提心,由菩提心而成正觉。佛法是讲因果的,发成佛之心,才能得成佛之果。古人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其中必得其下。”

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的国土,在佛教未传入我国的两千年前,就有了儒家文化,指出了许多非常好的为人处世的方法,比如:“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也是把“正心”摆在了第一位,说明了发心要正的重要性,所谓“正而不邪”。

省庵祖师曾经写过一本名叫《劝发菩提心文》的书,专门介绍了八种发心的差别,即所谓:邪、正、真、伪、大、小、偏、圆。也就是说:我们学佛以发心最为首要,发心宜正不宜邪,要真不要伪,宜大不宜小,要圆不要偏。只有发了真正的圆满广大之心,才具备了学佛修行的资本。否则的话,漏囊渡海,无有是处!所以,发心以及发什么样的心,这点是非常重要的,大家必须知道,检讨自己。

第二

定宗旨

佛宗旨,首在开智慧,自觉觉他,广度众生,出六道苦海,了二种生死。不受世出世间一切苦厄。所谓成佛,即是成大智慧,梵语般若波罗密。因为般若方可度登彼岸,所以开智慧,乃成佛唯一法门,舍此别无二法。

学佛贵在自求自修、自除烦恼、自开智慧、自成佛道。求佛只如问路求医,走路吃药,还在自己。所以佛学考据,只如地图和药方,与本病并不相干。学佛是学习与佛无二无别,同一没有烦恼,清净自在,不是变一个佛。

学佛目的在断一切苦,得究竟乐。而欲得究竟乐,就在开智慧,求智慧在定,得定在于修法。目标宗旨既定,中途方不疑退,学得方法之后,一门深入,此生必可成就,不管你修净土禅宗密法,都要同此目的,同此宗旨。

第三

明修义

修行修什么?众生本来是佛,本来不用修,因冤枉而起无明之病,要恢复本来面目,所以叫做修。否则叫做建造,不叫修理。

(责任编辑:)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