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我们一生成长的重要场所,从出生到婚嫁,“家”是生命的延续,是个人身心调和、价值观念养成的基础,是社会组成的基本单位,也是国家安定的主要力量。中国提倡“五伦”、“十义”,家庭关系即占半数以上。
佛教尤其重视家庭关系,因此在《善生经》、《大宝积经》、《优婆塞戒经》等诸经典中,均有佛陀教导大家如何实践家庭伦理的记载。现代人间佛教所提倡的,也正是以佛陀的人本精神出发,从自己家庭的人际关系、经济生活、家居生活等做起,健全家庭,建设人间净土。
亲情是维系家庭的主要因素,包括亲子、婆媳、夫妻、兄弟姐妹等关系。佛陀教导弟子应感念父母亲的深恩厚德,除了应让父母衣食不缺,随时禀告行为、去处,不令父母担心,以及恭顺不违正令之外,还要引导父母向于正道、远离烦恼、现生安身立命、未来有信仰的依止,才是根本的孝顺之道。
佛陀还告诉大家,世间的父子、兄弟、夫妇、家室、亲属等,应恭敬慈爱,和颜悦色,彼此沟通往来,不相憎嫉或生气对立。夫妻之间应当相互敬爱,真心坦诚,体贴赞美等;父母教育子女时,应培养其感恩、接受、忍耐、礼貌、合群、勤劳等美德,尊重子女的人格发展,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信仰及价值观。
至于婆媳、妯娌之间,若能认识因缘法,双方知进知退,换位思索,便能消弭不必要的隔阂与揣测。
那么对于感情关系,佛法可以提供哪些智慧呢?下面,跟着宗性法师学习“情感六度”
夫妻关系怎么相处,我没有经验,你们有经验的来讲一下怎么处?你们不讲,我就大概地说一说。虽然我没经历过,但是看得多呀!我以前讲了一个观点:今天人的婚姻和爱情是什么?就是买了一张旧船票,上了一艘贼船。上去以后,才知道上当了,所以赶快要下来。但是我不提倡你们这么做,我提倡夫妻关系处理好,携手到老不离婚。
夫妻关系怎样才能处得好呢?教大家一招——“爱情六度”。听说过没有?佛教里面讲,修菩萨行有“四摄六度”。这“六度”是什么呢?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我讲的“爱情六度”又是哪六度呢?
体贴度、耐心度、洁身度、持续度、专一度、精明度。这也是根据佛法中的“六度”来的。体贴度就是布施,耐心度就是忍辱,洁身度就是持戒,持续度就是精进,专一度就是禅定,精明度就是智慧。
1、体贴度
为什么两个人搞不好?为什么老是吵架?为什么老是拌嘴?生活中常听到有人讲:“我生病了,他就不理我了,原来之前都在骗我!”因此,体贴度是什么呢?就是要把很多事情做到细处,不能粗枝大叶。
哪天是对方的生日,你要记住;哪天是结婚纪念,你也要记住,可不能粗枝大叶了!还有,生病的时候,不能只给对方买药吃。对方要的可不是这个,要的是内心里面被关爱的感觉。你的体贴不能只是形式上的,而要发自内心。
要知道,人很害怕孤单,也很害怕受伤,因此老是有想依靠的心理。我奉劝大家,两个人相处,不要过于依靠。过于依靠,就容易搞不好。为什么今天人老是在相处中发生矛盾?因为你的爱,是有要求的爱。
比如说,在结婚以前,你会想尽办法地爱她。为什么?因为有个前提,就是你怕她不爱你。在这个前提之下,你一旦付出了,就希望得到对方的回报。而当对方没有回报的时候,你就越来越担心,越来越烦恼,就开始疑神疑鬼了。看见别人对她笑一笑,就会乱想:“他们两个对上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