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托明月,伴莲花而生
在云冈石窟晚期洞窟序列中,第25窟窟顶的平棊藻井中也出现了“手托日月” 的飞天形象。这里的飞天以手托明月的姿态,相向面朝中心莲花,将“日月” 与“莲花”这两种象征元素融合,打破了石窟穹顶的单调,构建出佛国世界的宇宙秩序。
25窟窟顶的“手托日月”飞天
03
“手托日月”的守护神
上二手托日月,显神祇威严
第8 窟窟门西侧五头六臂的鸠摩罗天造像和东侧三头八臂的摩醯首罗天,是云冈石窟中“日月同现” 的两尊代表性形象,其中 “月” 作为造像的重要装饰与神性象征,直接承载在神祇的手臂之上,象征护法祛邪。其中,鸠摩罗天乘着孔雀,其中一只手托举着日,另一只手托举着月,月亮以简洁的圆形造型呈现,与太阳对称分布,从另一种维度展现了云冈石窟对“月” 元素的运用。
第10窟门楣上雕刻的须弥山山峦起伏间,左右两侧分雕两身阿修罗王,他们仅仅作为须弥山的护法神形象出现。其左手高举日像,右手高举弦月,内侧各雕有一合掌而跪的供养天。画面生动活泼极富有生活气息,用如此豪华的手法表现出佛教的极乐世界须弥山,在云冈石窟中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