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寿(904—975年)杭州人。法眼宗传人。曾入仕途,命运多舛。30岁出家,后于天台山国清寺
参谒德韶国师,嗣其宗法。建隆二年,吴越忠懿王建成永明寺,请延寿住持,故世称永明大师。倡禅双修之道,指心为宗。四众钦服,僧徒逾千。是宋初法眼宗传入高丽国的重要弘法者。卒赐智觉禅师。有《宗镜录》、《万善同归集》传世。
诗作赏析
闲居
闲居谁似我,退迹理难过。
要势危身早,浮荣败德多。
雨催虫出穴,寒逼鸟移窠。
野径无人翦,疏窗入薜萝。
【赏析】
天台德韶禅师,法眼文益法嗣。一日法眼上堂,僧问:“如何是曹源一滴水?”眼曰:“是曹源一滴水。”僧惘然而退。师坐于侧,豁然开悟。平生凝滞,涣若冰释,述偈以表其性匙曰:“通玄峰顶,不是人间。心外无法,满目青山。”
这是一首闲居述怀诗。首二句以对比手法点明真闲居在于心境超脱,而非形迹的退隐(退迹)。接着,诗人以洞彻世情的眼光,指出追逐权势(要势)易招致祸患,贪图虚名(浮荣)常败坏德行。这如同自然之理——如同春雨催醒蛰虫,寒气迫使鸟儿迁巢。勘破此理,诗人方能安然沉醉于“野径无人翦,疏窗入薜萝”这般无人扰攘、与自然相融的清幽之境。
他的诗偈展现了禅者的禅悦与空境。如示法偈:“孤猿叫落中岩月,野客吟残半夜灯。此境此时谁得意?白云深处坐禅僧。”亦有《山居》一首:“真柏最宜堆厚雪,危花终怯下轻霜。滔滔一点无依处,举足方知尽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