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界诠法师
有人认为,戒律是二千多年前,释迦牟尼佛根据当时印度社会环境所制定的一种规章,时至今日,二十一世纪文明时代,戒律已不适应当今社会。其实不然,从宗教情感而言,佛是三界导师,彼时所制定之戒律,二千多年后又如何不适应?佛垂灭度,已有遗教:“我入灭后,以戒为师。”戒律本身在于规范人们的行为,寓示着真善美慧的法界文明,寄托着对一切众生的生命关怀。
戒律与组织规章任何一个团体,有其组成人员,必有其组织规章。组织的完善与否,视其规章的内容而定。一切社会组织,依其理想而制定各种规章。规章就是保障组织的依凭,组织能否产生力量和影响,全视其组成人员能否一致对其规章的拥护与遵守。
国家有法律,政党有党章,学校有校规,军人有军纪,联合国有宪章,国际间有公约。不过,任何公约、规章,都不会永久存在,也不可能永久不变。佛教的戒律,它的根本原则不能改变,但枝末的教制,随着国土、时间而自然转变。如根本性戒,永远不变,可是搭衣入市、托钵乞食等法,在中国则早已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