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乌仙岩到佛光寺】
佛光寺原来的名字乌仙岩寺,有一段传说。
相传明朝某岁遭受大旱,禾稼枯萎,乡人跪地祷告上苍恩赐甘霖,虔诚之至,感动佛菩萨。旋即见三位黑衣大仙,驾鹤飞来,至高山岩处,行云布雨,旱患顿解。
因飞来三仙身穿黑衣,故称三仙为“乌仙”,山岩则称“乌仙岩”,人们不忘乌仙大恩,遂集资建寺供奉三仙,并奉数尊观音菩萨圣像,寺称”乌仙岩寺“。
而将乌仙岩寺易名为佛光寺,也有一段故事。证荣法师向我细细道来,原来与六榕寺和云峰长老还很有关联,这个故事真实生动,且富于佛法内涵。
图为证荣法师在讲述佛光寺的历史渊源。
证荣法师说,1995年之前自己一直在“做香花”,做了十七年。
“佛教香花”是流传在以梅州市为代表的客家地区的一种佛教科仪,是植根于客家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佛教文化、中华文化、客家文化相结合的特殊宗教文化载体。
1995年,梅州市宗教部门组织佛教界人士到广州、肇庆等地交流学习,证荣法师也在其中。这次学习之旅,让他有机缘得以在六榕寺拜见云峰长老,聆听长老开示,又从六榕寺带回几本佛教基础知识的书籍。
图为佛光寺“三施楼”。
回到梅州后,证荣法师开始认真阅读从六榕寺带回来的那些书籍,当他接触到“因果”“四谛”“五蕴”“十二因缘”等佛教基本义理时,他这时才发现:“原来佛法是这么回事!”
当证荣法师对佛教有了真正的认识之后,他认定这就是他所应该走的道路,而这一年,1995年,证荣法师说自己是“真正出家了”。他决心从自己开始作出改变,开始主动亲近大德,参究正法眼藏。因为缘起于六榕,他每次到广州就想办法在六榕寺挂单,有机会就请云峰长老讲佛法讲开示。在大德们的影响和帮助下,证荣法师1997年11月在广州光孝寺求授具足戒,2005年9月至2007年4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就读佛教研究生班。
“惭愧僧虽然没有福德因缘拜云峰长老为师,但在我的心里,始终认定他就是自己的法师”——当证荣法师回忆当年求法经历,他动情地说出了这番话,饱含着对云峰长老深深的钦佩和感恩。
在自我严格要求、不断学习佛法的过程中,证荣法师发愿要把乌仙岩寺从“香花庙”改变为佛教十方丛林,以自利利他,广弘佛法,教化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