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要“入山学道”,入山,寂静处,阿兰若,先去完成一个自利的过程,一切菩萨示现作佛,八相成道,皆是“入山学道”。
当太子“服乘白马”出去三由旬,就到了苦行林,停下来后,告诉车匿:“你可以回去了。”车匿是一个忠诚的仆人,对太子忠心耿耿,他不想看见这位太子出家,哭着说:“我怎么能放太子在这深山荆棘丛林、野兽出没的地方,而先回去呢?我一定要陪伴太子。”太子不同意:“我是入山学道,不需要陪伴,你把马牵回去。”于是将头上的宝冠,各种珍宝都拿下来,说:“这个交给父王,致敬父王。”车匿说:“大王如果知道你出家,会悲痛至极啊!”太子说:“一切世间都是无常的,我是要解决生老病死的苦难才出家的。”
他把宝冠给他的父王,身上的璎珞脱下来,让车匿交给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再把身上的其他庄严具脱下来,让车匿交给耶输陀罗。这是太子生命当中最关爱、最亲近的三个人,让他们不要担忧自己。他下定决心,如果不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永不回皇宫。
太子到了树林,“舍珍妙衣,而著法服,剃除须发”。这是太子显现出家的行仪。现出家相。首先是剃除须发,表明断烦恼以及一切的障碍。
太子再一看身上穿的衣服也都是高贵的七宝的衣服,与修道也不相应。当时净居天人又在暗中帮忙,就变化成一个猎人,身披袈裟。太子一看:“你身上穿的这个袈裟,坏色衣,是修道的法服,打猎的人怎么穿这种衣服?”这个猎人说:“我们穿这个袈裟,野兽就对我们很接近,我们容易捕杀它。”袈裟因是功德衣,修道的标志,慈悲的象征。所以那些凶猛的野兽看到披袈裟的都不会去伤害他,一些动物看到袈裟都会主动亲近他。太子说:“披袈裟是修道时用,你用来造恶业可不好。我们交换一下,我身上的衣服来跟你换袈裟。”猎师也很高兴,同意了。这样这位太子就披上了修道的袈裟,这就是“舍珍妙衣,而著法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