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犙在白云山蒲涧寺剃发之后,住了几个月,又急匆匆地回到鼎湖山。过了年才又迟迟回到蒲涧。栖壑就问:“犙道者,你为何不安于本寺修道啊?”在犙说:“启禀恩师,鼎湖山莲花洞乃一福地,现正兴建庆云庵,急需一位得道高僧去主持道场。”
栖壑听到“莲花洞”三字,似乎想起了什么。原来,十数年前,他在江南大报恩寺雪浪洪恩门下做副讲的时候,师尊憨山老和尚曾去信给他提及过这个地方。然而他只是不露声色,故作狡黠,对弘赞说:“那么,这一段时间你在莲花洞做住持啰?”
弘赞一听,双膝跪地,脸红心跳,张嘴像打机关枪似的辩解道:“不!不不!鼎湖山白云寺的老和尚说了,憨山大师当年看中莲花洞是天下福地,预言有大福慧人来开山说法。白云寺老和尚还说了,憨山大师说的大福慧人,就是……就是您老人家!”栖壑心知弘赞是一个信实不欺的人,却故意说:“我不信,你骗我。”弘赞急得跳起来。他忽然想起来藏在行包里的一张鼎湖山《送帖》,是梁少川等舍地给朱子仁建庆云庵的证明,帖子上有个叫刘起相的举人,也曾是憨山大师的护法弟子,他向在犙说起过栖壑大师。弘赞赶紧把《送帖》翻出来,在栖壑面前展开,说:“师父,请看!”
栖壑看了这张崭新的《送帖》,又想起自己珍藏的憨山和尚信笺,再看看在犙忠厚的脸,心下有了主意。出家人以慈悲为怀,普度众生,况博山一派有“忠于事佛,孝于事师”的家风,他自有义务去践行憨山老人的意旨。他对在犙说:“好吧!我本已接到邀请函,参加八月三日国恩寺六祖圆寂纪念法会。到时候会经过鼎湖山的。”
在犙听师父这么一说,喜出望外,顿时感觉山风撩人,湿热的蒲涧寺瞬间清凉了。这一晚,弘赞在床上打坐,迷迷糊糊地看到了家乡的夕阳和炊烟、老牛和鸡鸭,隐约听到爸爸妈妈在村口喊他回家吃饭;看到鼎湖山的道友围坐在云雾中念佛;听到憨山老人在鼎湖采木的丁丁声。还在一群打猎人中,看到了吃锅边菜的六祖惠能……
来源:《广东佛教》 文:李福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