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佛教故事 >

一代禅门高僧慧可禅师

03“卓锡泉”与“炼魔台”的故事

慧可断臂后,达摩大师让他去南山养伤、炼魔、觅心。慧可在弟子觉兴的搀扶下,在西南边找到了一个平坦如案的大石头,天天坐在其上面养伤、坐禅。一晃十天过去了,达摩祖师手拄拐杖前来看望慧可,说道:“好端端的一只肩膀,用刀硬生生地看下来,能不疼吗?”慧可说:“弟子来到这里,一意觅心,心不觉疼,臂膀当然就不感觉疼了。”达摩祖师满意地点点头,又问:“你们二人在这里缺少什么?”慧可不解其意,不敢作答。达摩又问:“这里有水吃吗?”觉兴说:“没有。”达摩便选好一处地点,用禅杖往地上一扎,一股泉水便涌出地面。慧可一看师父卓锡成泉,慌忙叩谢道:“多谢师父赐水!”

达摩说:“你们二人把这井里的水吃干了,我再来。”说毕,便下山了。达摩走后,慧可和觉兴一尝那井水,发觉是苦的。觉兴要到山下去挑水吃,被慧可阻止了,他知道这是师父故意考验他的。四七二十八天后,苦井水被慧可和觉兴吃干了。这时,达摩又上山来问:“这水好吃吗?”觉兴抢着回答说:“这水苦得很!”达摩转头问慧可:“你觉得苦吗?”慧可说:“师父,经书上不是讲‘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吗?”达摩笑着,又用禅杖扎出一眼井。这是一眼辣井,里面的水辣的要命。又过了七九六十三天,辣井里的水也吃干了。达摩又过来问慧可:“这井水如何?”慧可说:“真辣!”达摩有些不满意地说:“既然直到辣,为何还要吃呢?”慧可便答道:“辣来辛心,辛心辣来,不吃辛辣水,怎得辛中心呢?”达摩大悦,又扎一眼井。

二祖庵

那是一眼酸水井,里面的水酸得难以下咽,但慧可还是和觉兴一起吃那井里的水。到了第九十天,酸井水也被吃干了。达摩又上山来,推门而进,却不见慧可,便问觉兴:“你师父呢?”觉兴说:“俺师父在‘养臂台’上养伤呢!”达摩出门便高喊“慧可”,慧可答应道:“师父,我在‘觅心台’上呢!”达摩走进一看,慧可仍在那个平坦的大石头上坐禅,就说:“好一座清凉的‘炼魔台’啊!”慧可和觉兴听到“炼魔台”这三个字,都觉得非常贴切,有深意,之后也称那个石台为“炼魔台”。

达摩看到慧可左臂上的伤口已经愈合结痂了,就对他说:“你的臂伤也快好了,身上的魔气也快炼尽了,一百天的劫难虽然不长,但你已经把人世间的酸甜苦辣都尝遍了,没有辜负佛祖的期望。我现在把把法器授给你。”说着,达摩便将法钵交与慧可。临走时,达摩又问:“三眼井里的水都干了,以后你们吃啥呢?”慧可答曰:“请师父再赐一眼井。”达摩便又将禅杖往地上一扎,甘甜的清泉冒了出来。他对慧可说:“苦尽甘来,你们去尝尝,那三眼井里的水,也都成为甜水了。”觉兴跑过去一尝,四眼井里的水果然都是甜的。后人便把这四眼井称为“卓锡泉”。慧可住的草庵,后来改建成庙,被称为“二祖庵”。现在在少林寺这些地方都成为了景点,也是游客必去的地方。

少林寺朝山碑林

04精进修行,上弘下化

达摩祖师被慧可的决心与毅力所感动,把自己禅学的精髓传授给他。达摩禅学的要点是“壁观”和“四行”。“壁观”又称“理入”,认为一切众生都具有同一真性,只是受到虚妄的“客尘”障蔽,才陷入迷误,不知自身的真如本性。因此要通过“外息诸缘,内心无喘”,才能“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四行”即是“行入”,为日常的实践行为,包括“抱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主旨在忍辱精进,求得心境的平安适道。

慧可向达摩学习了六年,透彻地理解了大乘佛法及禅宗的要义,达到了理事兼融,苦乐无滞的境界,成为达摩法系的继承人。达摩祖师传授给慧可四卷《楞伽经》,嘱咐他说:“我看中国境内,只有《楞伽经》最适合传播,你依照此经修行传教,自然可以普度众生。”随后,慧可牢记恩师的嘱托,认真地践行“壁观”和“四行”法门,研习《楞伽经》,并广为传法,成为中国禅宗二祖。据史料记载,二祖慧可付法给三祖僧璨后,即前往邺都,“韬光养晦,变易形仪,随宜说法,或入诸酒肆,或过于屠门,或习街谈,或随厮役,一音演畅,四众皈依,如是长达三十四年。”

二祖庵祖师殿

据河北省《成安县志》客籍人物篇载:约于隋开皇十三年(593),慧可以107岁的高龄,来成安讲经传法,为此特在匡教寺前修筑了两丈多高的说法台。因慧可所讲的禅理非常好,四面八方的老幼听者甚众,匡教寺的和尚也听得入了迷。也就是在当年,一代禅门高僧慧可禅师寂化,享年107岁。

(责任编辑:隆慈)

精彩推荐

热门视频

专题
更多

热门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