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佛教故事 >

海幢寺:重来结集轩 经籍永留存

从那时起海幢寺便成了外国人喜欢去的地方,游览时他们对经坊颇感兴趣,亨特说:“它(海幢寺)拥有一个内容充实的图书馆和一个印刷作坊。在那里,教义被刻在木版上,木版不断地印出书来,用来赠阅或出售。”1887年,英国人格雷描述海幢寺经坊:“书局为本寺以及其他寺院印刷经书,主要是佛教典籍。中国人被认为是印刷术的发明者,因此我们以为到这个地方一游肯定会非常愉快。但事实上,这趟旅程既谈不上愉快也不能说失望。书局的一间屋子里有许多木架,每个木架上都精心摆放着几百片雕版。印刷工序十分简单,我可以简单描述一下。在浮雕着中国字的木板上,用一把刷子蘸上墨水轻轻一刷,由于字是凸出的,所以就只有字而非全部木板沾了墨。在这些沾了墨的雕版上铺上一张纸,用一个以椰子纤维做的工具扫压一下,纸上便有了数行清晰的文字。”

除外商之外,海幢寺经坊及其刻书还引起了传教士的关注。1807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在海幢寺游览时,最令他感兴趣的地方是经坊,经坊的运作以及将印好的书籍出售或分发的信众的情形给予马氏很大的启发,他不但想得到一套雕版印刷工具,还亲自学习版刻技术。同年12月,马礼逊向伦敦会报告说,他在中国政府的禁令之下“偷偷地取得”了四五百本中国书籍。在广州,马礼逊发现不少人捐助寺庙出版图书,他说:“中国人有一个习惯,如果他们注意到上天给他们的一些恩赐,就会印书并把书放在附近的寺院赠人。”1824年3月,马礼逊回伦敦述职,在离华之前他向商馆表示,计划将包括海幢寺图书在内的古籍带回英国,并建议将这批藏书作为礼物提供给当时的牛津或剑桥大学,条件是设立一个中国语言教授的席位,以指导为着宗教的目的,或其他目的愿意学习中文的人。最终马氏如愿以偿,他带去的古籍至今仍收藏在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图书馆,其中80多种为海幢寺图书。
除此之外,现时德国、美国、澳大利亚、法国、日本等地图书馆都藏有海幢寺刻印的图书,它们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一种特殊文献和文物。

文:林子雄

(责任编辑:隆慈)

精彩推荐

热门视频

专题
更多

热门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