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都可以点评佛教现状,佛教徒同样可以。
如同干细胞经过无数次分裂就衰变了,释迦牟尼佛的教法经过2 500 多年的传播演变,也成了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状态。人们所接触到的佛教理论,大部分都是错谬的,都是以讹传讹,反而成为禁锢人们思想的法执。我们应该始终以释迦牟尼佛的思想为准绳来规范佛教理论,畅佛本怀。
首先,佛教不能搞个人崇拜。师父感到饥乏,于是批评弟子没有侍奉好;弟子以金钱供养师父,于是师父肯定他的修为。如此这般,弟子以师父的个人好恶为导向来修行,境界将难以提高。
人人都会受情绪干扰,顺心和不顺心的时候想法不一样。工作中遇到情绪化的领导,下属往往会观察领导心情来调整自己的工作内容。无论公司经营,或是弟子培养,这种方式都是不可取的。
大家应该科学化地修行,即依据一套标准的规范来指导修行。境界到了什么层面、是否有提高,都可以通过对比标准得到定量的描述,不再是主观臆断。
其次,大部分佛教界人士都在逃避现实。他们寄居在寺庙中,或生活在信众的小圈子里,自得其乐,自以为是。这样是不行的,佛教徒应该走出自己的舒适圈,看看外界是怎么评价自己的价值的。通过与外界的接触来检视自己的修为,修为不到家的时候不要空谈度众生。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想做师父?因为太简单了,只要大胆说一句“下辈子你会下地狱的,不想下地狱的话这辈子要好好听我的话”就可以拿捏住弟子。人们特别喜欢问:“我上辈子怎么样?下辈子会如何?”对于这些无法验证的事情,只要“师父”敢于大言不惭地吹嘘,人们就会相信。怎么验证呢?不如问问关于你儿时的事情,如果这么短时间内的事他都答不上来,谈上辈子和下辈子就是信口开河。人们为什么如此执迷占卜命运呢?其实就是为了寻得心理慰藉。当有人给你营造出某种安全感之后,你并不在乎真假,哪怕只是片刻的、虚妄的安宁,也要紧紧抓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