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佛教故事 > 多维画卷 > 正文

宋文帝问法求那跋摩的故事

《法苑珠林》上说,求那跋摩原是罽宾国王子,属刹帝利种姓,二十岁出家,他机敏善辩、很有见识和爱心,崇尚美德和善行。于元嘉二年来到建业(南京),得到宋文帝的接见。

文帝问他:“我曾经想专门吃斋,永不杀生,但没有做到。您不远万里来到此地,能否给我一些建议呢?”

跋摩说:“求道,关键在于内心,而不在小节,在于自己,而不在他人。更何况帝王修道又与匹夫不同。匹夫身为下贱,人微言轻,于世无补,如不克己苦修,何以造福于人?帝王统驭万民,说一句好话,百姓都为之振奋;行一项善政,天下都能受益。帝王顺天仁慈,就能风调雨顺,百谷丰登,恩泽人民。这样做已经功德无限,已经体现并且宏扬了佛教的精神,哪里非要废半日之餐、全一禽之命,才显示仁济之心?”

文帝听了,十分感慨地说:“是啊!世俗之人往往不懂得佛教的根本原理,一般的和尚又只注意琐细的戒律,您的话使我茅塞顿开,通达明辨。您是真正懂得天人之理啊。”

于是命令官员给予跋摩丰厚的礼物,举国都以跋摩为宗师。这就是后人所说“文帝问法”的由来。

(责任编辑:印月)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