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八十多岁的老禅师在烈日下晒香菇。住持看到后,忍不住劝道:“长老,您年纪这么大了,何须亲力亲为?请老人家不必如此辛苦!我找人代劳即可。”
老禅师毫不客气地道:“别人并不是我!”
住持又说:“话虽如此,但工作也不必非挑这烈日当空之时啊!”
老禅师反问:“晴天不晒香菇,难道要等阴天或雨天再来晒吗?”住持一时语塞。
这位老禅师的言行,正是对“当下”最朴实的注解。他深知机缘稍纵即逝,阳光正好时若不晒菇,便是蹉跎;自己能做之事若托付他人,心念便已散逸。“别人不是我”,道破修行终究是自心之事;“晴天不晒,更待何时”,更是直指生命只在眼前这一刻可用功。
世人常言“今日事今日毕”,然而若心念不能安住于此刻应做之事,总想着拖延或依赖,便是让宝贵的修行时机从指缝中溜走。
生命如同流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修行之路经不起等待与虚耗。真正的智者,懂得如蜜蜂取蜜不损花色般,专注于当下因缘,于眼前一念上提起觉照。
这正印证了本焕长老的开示:“我们的念头是像河水、海水一样不断地运动,如果觉了,那就是佛!当下修行用功当下觉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