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还有结尾:
“目连复白佛言,弟子所生母,得蒙三宝功德之力,众僧威神力故。若未来世,一切佛弟子行孝顺者,亦应奉此盂兰盆,救度现在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可为尔不?”
佛说,你说得太好了,我正想讲这一点。
“若比丘比丘尼、国王太子王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万民庶人,行慈孝者,皆应先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七世父母”
——在佛教的孝道观里面,不是光孝顺这一生的父母,过去的父母也要孝顺。
“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饭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乞愿便使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乃至七世父母,离饿鬼苦,得生人天中,福乐无极。
佛告诸善男子、善女人,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供养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顺慈忆所生父母,乃至七世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若一切佛弟子,应当奉持是法。”
这是佛弟子如何报父母恩的方法,具有可操作性。这个故事原来是从目犍连来,但是引申到所有的人,我们想要帮助我们的父母,都可以在七月十五去供僧。
《盂兰盆经》对中国孝道文化的影响
《盂兰盆经》的这个故事并不复杂,就是讲一个修行人怎么帮助他的妈妈。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很短的经文,对中国人的生活影响巨大。中国人学这个经以及把它变成行动是非常快的,这部经是在西晋翻译过来,到东晋的时候,它就进入到我们社会公众的生活中了。
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营盆供诸佛。”南北朝时期有一位叫颜之推的人,他写了一本《颜氏家训》,里面讲:“七月十五,盂兰盆斋,望子孙依行不绝。”可以看出,当时的人很快就把佛经里面的这种做法吸收到了中国的孝道行为中。然后在佛教里面,又发展出盂兰盆供斋仪轨。
北宋有一个重要的文献叫《东京梦华录》,这个东京是指开封、汴梁,“七月十五中元节……要闹处亦卖果食种生花果之类,及印卖《尊胜目连经》。”尊胜目连经就是《盂兰盆经》。“又以竹竿斫成三脚,高三五尺,上织灯窝之状,谓之盂兰盆,挂搭衣服冥钱在上焚之。”
可以看出,这时仪式上、行为上已经发生变化了,佛经里并没有这些话,这个是我们自己的发明,增加了一些东西。“构肆乐人”,“乐人”就是演奏音乐的艺人,“自过七夕”,七月初七叫七夕,过了七夕以后,从七月初七到十五,还早着呢,“便搬‘目连救母’杂剧,观者倍增”。
戏曲《目连救母》
这部佛经被中国人吸收以后,又把它变成一种文艺形式,这种文艺形式成为中国戏剧文化的开端——目连剧。所以中国的戏剧其实是渊源于目连剧。目连剧有的人说是一个剧目,有的人说是个剧种。但是不管怎么样,它肯定是中国戏剧在文献里面最早被提到的一个。
目连剧里面包含了一个特殊的题材,就是孝道题材,救母的题材。后来又被发展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宗教氛围,又有宗教伦理观念、价值观念——包括佛教所讲的因果报应,也吸收了很多中国本土的像道教的思想,十殿阎王审判等等——这样一个内容极其丰富、演出时间可以达到好几天的这样一个剧目。
所以到了目连剧这里讲孝道的时候,就把来自于儒家的、来自于佛教的孝道思想淋漓尽致地、彻底地讲透。我举个例子,比如讲父母对我们的恩,讲了很多细节:
“回干就湿最艰难,终日驱驱更不闲。洗濯无论朝与暮,驱驰何惮热兼寒。每将干暖交儿卧,湿处寻常母自眠。……孩儿渐长成童子,慈母忧心不舍离,近火专忧红焰烧,临河恐坠清波死。”
做父母的给予子女的爱就是这样。这些内容就来自《父母恩重经讲经文》,这个讲经文后来成为目连剧里面主要的唱词。
而且,目连剧里面的孝道思想,还从孝亲延伸到了度亲。所谓“度”,就是对父母生命的现在乃至于无穷的未来,负起永远的责任。然后由度亲又延伸到度众生,因为一切众生都曾经是我们的父母亲。
戏曲《目连救母》
我觉得目连剧这种文化现象值得我们佛教界注意和研究,也很值得学者们注意和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在历史上,我们中国人是怎么创造性地吸收佛经里的孝道思想、孝道故事,然后把它转化,表现为这个国土里面大家最喜闻乐见的一种文艺形式。而且这种表现、这种文艺形式还是很有创造性的。
我们现在要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要开拓佛教中国化的新境界,不一定要照搬这个,但也是要在这个方向上去努力,要创造性地把佛教里面传统的一些观念、一些做法,转化为这个时代的人所能接受的、喜闻乐见的形式,包括网络时代很多新的技术手段,怎么能运用到这里面去。
“救母”题材隐含的生命沉思
前面我们以《盂兰盆经》中的这个故事为例讲佛教对中国孝道文化的影响,也从这个具体的案例看出佛教中国化的一种历史路径。目连剧曾经在中国历史上很长时间内,在南北各地都长盛不衰,深入人心,那么后来又演绎出很多以救母为主题的戏剧。
下面我们要讨论的一个问题就是,好像在我们人类的精神生活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题目,这个题目就是怎么样来回报母亲。这里面用的词是救,“救”可以理解为就是帮助她。
在佛经里,关于帮助母亲的故事,并不只是《盂兰盆经》里有,《地藏菩萨本愿经》里也有两个这样的故事。第一个故事是讲,地藏菩萨有一生是婆罗门女,婆罗门是古代印度最高的宗教阶层,社会地位很高,然后她的妈妈堕落了,堕落以后她就为她的妈妈做很多功德来帮助她;
第二个故事是讲,地藏菩萨曾经是一个修行的女性,叫光目女,光目女因为她妈妈的堕落而发起一个广大的愿,她说应有世界,所有三恶道及罪苦众生,她都要去帮他们。所以她从救度她自己的母亲扩充到救度所有众生。这在儒家叫推己及人,由近及远。
因此在《大方便佛报恩经》里就有这样的经文:
“如来本于生死中时,于如是等微尘数不思议形类一切众生中,具足受身。以受身故,一切众生亦曾为如来父母,如来亦曾为一切众生而作父母。为一切父母故,常修难行苦行,难舍能舍,不休不息心无疲倦,为孝养父母知恩报恩故,今得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所以,在佛经的这样的表述里面,全部佛法的修行好像就聚焦到这个题目——“知恩报恩”。“知恩报恩”是我们现在汉地的佛教徒讲大乘佛法的精神最经常说的四个字。当然,大乘佛法的修行可以有很多种表述,但是“知恩报恩”这种表述最贴近我们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也最有人情味。
所以后来在中国文化里面,在戏剧、故事等等很多方面都有一个主题开始出现,叫“救母”。当然,有时候还有救父。所以在佛法的修行实践中怎么去落实救度父母这样一个人生的重大责任,好像对中国人的影响很大。
戏曲《劈山救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