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学术观点 > 正文

王颂:华严宗与陕西西安地区的关系

由此背景,探寻华严宗的祖庭和源头,以下不得不重点考察华严宗与陕西地区的关系。

根据近现代学者的研究,《华严经》的核心部分或曰原始形态如《十地品》和《入法界品》发源于印度,其完整形态则形成于西域于阗一带(今新疆省和田地区)。佛教自陆路传入汉地,隔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相望,成南北两道。北道以龟兹为中心,盛行小乘禅数之学;南道以于阗为中心,流传大乘经教。《华严经》融会大乘般若、如来藏等多种思想,倡导文殊智慧与普贤愿行的统一,编纂于印度、西亚、中亚、中国等多种文明的交汇地于阗,其思想和内容是多元文化相互碰撞、激发的产物。其六十卷本晋译经的底本由东晋庐山慧远的弟子支法领取自于阗,由佛陀跋陀罗在扬州道场寺(今南京)译出,其八十卷本则由武则天亲自下诏,自于阗请来经卷底本和译人实叉难陀,而在印度则未见有大本经卷流传的痕迹,由此可证知于阗是《华严经》与华严信仰的故乡。

在大本《华严经》形成于于阗之前,已有西晋竺法护陆续译出一些支品单行经。竺法护世居敦煌,人称“敦煌菩萨”,由此可推测华严信仰自于阗沿河西走廊逐渐传播于陕、豫一带。随着佛陀跋陀罗在建业译出华严大经,江左也开始有所传习。不过,由于东晋至刘宋的义学热点在般若学向涅槃学的转换,其后又是唯识古学一统天下,《地论》、《摄论》风靡南北,华严大经除了在判教上拥有一定地位之外,并无广泛影响。南北朝末期,地论南道派的一支在《地论》研究的基础上,全面梳理《华严经》的结构与内容,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清晰的义学体系。其中最具创见性的人物是终南山至相寺智俨,他是华严宗学的奠定者。华严宗学最核心的一些概念与思想,如六相、十玄,一乘同别等,皆创立于智俨。而在智俨之前和同时,已经有一批钻研相同问题的义学僧人活跃于至相寺。根据《华严经传记》等资料的记载,智俨的一些重要思想受到了地论宗南道派创始人慧光的启发。而慧光之师勒那摩提擅长讲《华严》,为此曾应魏宣武帝之请。汤用彤先生早已经指出:慧光的上首弟子“十哲”之中,僧范、慧顺、道凭、昙衍、法上、昙遵、道云、安廪等人都与《华严》有关。道凭传灵裕、灵裕传

(责任编辑:隆慈)

精彩推荐

热门视频

专题
更多

热门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