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现场
线上嘉宾合影
2021年12月27日,由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主办、中国佛教协会人间佛教思想研究基地协办的2021年人间佛教思想建设研讨会在北京以线下线上融合方式举行。此次会议主题为“人间佛教与佛教中国化”,旨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全国宗教工作会议最新精神,总结中国佛教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发展经验,探索当代人间佛教思想体系,推进新时代佛教中国化的道路实践。中央统战部有关部门负责人、中国佛教协会相关负责人与来自各大院校、研究机构的30余位专家学者共同出席了会议。特编发与会专家学者发言和论文观点摘要,以飨读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魏道儒研究员作了题为《深入推进佛教中国化与人间佛教的未来发展》的发言。他指出,人间佛教的本质,就是推动佛教走中国化的道路;人间佛教的未来发展,与佛教中国化是同一过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成为坚持佛教中国化、人间佛教未来发展的重要内容。中华传统文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佛教文化,但是现在的总结、提炼和弘扬还不够;许多讲传统优秀文化的著作和文章都对佛教文化讲的比较少。保证佛教的健康传承,关系着佛教的命运;在思想传承上,要坚持和弘扬“正法”,要推进佛教思想与时俱进发展;在法系传承方面,要注意培养“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佛教界人士。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东方哲学与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洪修平教授发表了题为《佛教中国化视域下的人间佛教》的论文。他指出,人间佛教在当代社会与未来发展,有两个基本向度:一是作为宗教,承担起延续佛陀慧命的责任和使命,二是作为文化,为全体社会大众提供精神文化资粮。作为宗教的佛教,要坚守它的宗教性、神圣性、超越性;在人间佛教的推展中,不能因强调人间佛教的入世性,而忽视佛教出世解脱的根本宗旨以及中国佛教契合佛陀本怀的普世性意义和价值。作为文化的佛教,则要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成为全民族、全人类共享的文化资源。教界、学界和政界携手合作,共同推进人间佛教的理论和实践,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佛教文化,这是人间佛教在当代和未来发展的重要路径和方向。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所黄夏年研究员发表了题为《“人间佛教”与“佛教中国化”的内在逻辑》的论文。他指出,“人间佛教”的内在理路是在当代现实社会背景下,以“人生佛教”为超越,利用大乘佛教的组织化与戒律化,促进佛教转型,建立现代化的“人间佛教”。“佛教中国化”要走的“政教”“文化”和“社会”三条道路,离不开“传统思想文化”“入世”和“现代思想”三大范畴。“人间佛教”与“佛教中国化”终级目的是一样的;“现代性”“入世性”“传统性”是“人间佛教”和“佛教中国化”的共同基础,它们与“神圣性”一起构成了现代中国佛教的特质。“佛教中国化”就是要在当代社会环境下,积极向现代社会靠拢,更好地融入当代社会,完成当代中国佛教适应社会发展、与社会相适应的身分转换,走出一条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