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学术观点 > 正文

白族观音叙事研究

作者:杨筱哲

云南大学2019年硕士论文

原标题:白族观音叙事研究:以云南省云龙县石门井为中心的讨论

云南省云龙县石门井及周边地区的白族观音叙事是当地民众对自身与观音之间关系的讲述。这些叙事包括口头和书面讲述的观音故事,属于文学叙事;还有一部分是日常生活中与观音有关的个人事件和体验,即生活事件的观音叙事题材。二者在叙事手法和信仰体验上存在差异,从而共同构成作为整体的观音叙事,作为当地人的信仰实践而存在。文章作者就两种观音叙事模式进行研究,内容共分三部分:

首先,介绍文学故事的观音叙事。观音故事呈现了以观音助人和人敬观音为中心的两大叙述主题,二者经由观音助人——人感恩于观音——人敬观音的路径,在相互呼应中完成了由神到人,由人到神的互动。作者指出两大叙述主题在各个故事中反复呈现,反映着民众对观音的集体性认识,也表现出观音故事的模式性、变异性、集体性和地域性等特征。

其次,从灵验事件和日常事件两大类分析了生活事件的观音叙事。根据在当地的田野调查,作者认为灵验事件具有神异性和不可控性,因人能直接、即刻感受到观音在场的呈现,但这种呈现并不具备常发性和普遍性,且持续时间极短,所以其发生和结束也不由人控制;日常事件指民众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礼拜观音事件,是民众主动寻求与观音沟通的方式,其发生和结束由人所主导。再者通过事件的亲历者、观看者或听闻者对事件和经验的口头表达或讲述,因而故事具有真实性和地方性、生活属性等特征。

最后,分析比对两种观音叙事存在的异同。(一)相同点:二种叙事模式皆具有叙述主题、叙述逻辑的相通性,它们以对观音在场的确信为前提,共同讲述着观音与民众之间的神人互动关系;二种叙事的内容均以观音如何救苦救难为叙事重心,塑造了无边法力、大慈大悲而自愿入世救民,为民谋利除害、惩恶扬善的观音形象,由此引申出劝化信奉做善事、好事之义。(二)不同点:作为文学故事的观音叙事是区域内的群体对观音的集体性理解,经由民众对其认知的加工,在包含着虚构、夸张的描述中逐渐成形,具有鲜明的文学性或审美性特征;作为日常事件的观音叙事来自于区域内单个个体所亲历或耳闻目睹的与观音有关的事件和体验,带有鲜明的个人性特征。

综上所述,作者根据观音文本故事与田野调查的个人体验相结合,介绍了白族地区的民俗观音信仰的模式与特征。由此,可以窥见观音信仰在西南地区民间的传播方式以及内涵特征。

文编|智明

文图|惟慈

(责任编辑:隆慈)

精彩推荐

热门视频

专题
更多

热门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