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学术观点 > 正文

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由上可见,苏轼有关灵隐寺的诗歌并没有按照严格意义上的“律诗”规则来写作,而是采用了根据内容和吟诵的需要而增减字数的方法,表明了他在诗歌创作方法上的突破和创新。

众所周知,宋代亦是词的发展的鼎盛期。苏轼作为宋代著名的词人,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词作,如著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而就关涉到灵隐寺而言,尽管没有能看到他有关灵隐寺的词作,但他的前辈、宋初的词人潘阆则留下了著名的《酒泉子·长忆西山》,词曰:

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

冷泉亭上旧曾游,三伏似清秋。

白猿时见攀高树,长啸一声何处去?

别来几向画图看,终是欠峰峦!

潘阆是宋初著名的隐士、文人。因性格疏狂,一生颠沛流离,仅仅做过短暂的滁州参军这样的卑微小吏,擅长诗,亦工词,今只有《酒泉子》十首存世,该《酒泉子·长忆西山》便是其中之第六。《酒泉子》十首讲述的都是对于杭州之山水湖泊以及寺庙的回忆,表达了他放怀湖山、超凡脱俗的思想情境,应为他漂泊于杭州期间之作。

(摘自《诗声词韵里的灵隐寺——以历代关涉灵隐寺的诗词为中心》,原文载于《狮子吼》第二十二期。)

(责任编辑:隆慈)

精彩推荐

热门视频

专题
更多

热门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